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何素猛
[导读] 学问,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问,解问,提升
        何素猛
        绵阳市安州区东辰国际学校


        摘要:学问,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问,解问,提升。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中,俨然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最主要的是,没有学生向老师提问。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很重要,而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对于教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改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提问意识是一门教育艺术,这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能力;重要性;策略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提问意识,在问题的指引下促进积极思考与探究,顺利落实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问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许多科学家就是因为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能最终功成名就。但是,现如今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表现自己,即便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而且课堂的主体往往是老师,老师在控制着课堂的进度,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提问。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能力
        由于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大多还是教师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以自身的情感色彩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就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但是自己并没有主动地体会语言的内涵。这样一来,他们对于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不能自主地进行领悟和升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语文教材深入探索的能力,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限制。因此,教師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对未知事物好奇、渴望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学生也只有拥有问题意识,才可以持续性地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提问,并且在学生探索情景、提出问题之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从根本上充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1.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乐于探究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往往因为胆怯、紧张而不能正常表现自己的创新才华。要使他们忘记胆怯,顺利进入心理“开放”状态,就必须有个心理预热的过程,及心理准开放状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将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突现出来。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学时,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如让学生向你倾诉心声,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克服紧张、厌倦等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畅想、提问等。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爱为经,把阳光洒向每一片绿叶,又以趣为纬,利用生活轶事,古今幽默以及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去“逗”学生开心,从而消除他们的胆怯、不安与紧张。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能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并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多角度提问
        当前情况下,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人们开始重视起人才的培养问题。在能力培养中,提问能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这还与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多提问,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提问,并学会多角度的提问。所谓多角度提问,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同学、老师等人提问,并增加自己提问的方式和途径。比如说,学生在学习《“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时,在阅读完整篇文章过后,便可以想自己提问:文章是说红领巾的质量好还是特指其他方面呢?这种向自己提问的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学生可以主动地向其他同学或者是老师进行提问,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提问能力。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交流和提问的时间,让学生间进行互相提问:棉鞋里是真的有阳光吗?这篇文章中所指的阳光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地锻炼,而且,这也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同时,这也可以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合理安排时间,采用多种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必须要重视给予学生充足的提问时间和空间。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变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再像以前一样,将一节课程的时间都全部放在知识的讲授上,而应该给足学生大量的提问机会,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提出自身的疑问,从而使全班同学一起思考,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对于教师而言,在备课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更多地时间去进行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学习中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们便能够在这一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提问和思考。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还应该坚持针对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既能够解决上课时间有限的问题,还能够让一些性格比较内敛的学生得到提问的机会。
        4.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
        由于在课堂上,教学的结构是比较完整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势必要控制好教学节奏,因此有些教师可能不会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样一来,问题便失去了它的时效性,学生们会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反馈而忽略掉这个问题,就不能对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消化”。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及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科学、专业的点评及分析,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总结
        总之,作为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教学方案的合理性,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从尊重情感、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等多个方面激活学生提问意识,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真正让学生敢提问、乐提问、会提问。
        参考文献:
        [1]谢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
        [2]许国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J].学周刊,201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