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新探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耿敏花
[导读] 生本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耿敏花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213000
        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师本教育模式不同,生本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下流行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简单探索。
        关键字:初中语文;生本教育;教育理念
        引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想是促进学生“好学”,让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关注其身心发展规律,让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构建平等和谐的高效课堂。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多以师本教学为主,采用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方法进行课文的讲授,导致部分同学难以提起听课的兴趣,课堂氛围沉闷,效率低下,十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故而在现代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师本向生本的转化,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进行新课的讲授时应多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去寻找答案,老师再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其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1]。如在进行《海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问一问同学们最喜欢什么鸟类,原因是什么,引起同学们讨论的兴趣,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再进一步引出《海燕》,并引导其主动阅读并思考海燕到底象征着什么,体现了海燕的那些精神。教师可以根据人数进行教学分组,开展组内讨论和组外对抗,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对情感的需求增加,易出现迷茫困惑的情绪和逆反心理,故而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学习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困难一路相伴,烦恼和困苦紧密相随。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扰并进行沟通劝导,淡化其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轻松的心态进行语文的学习[2]。在课堂上,老师要随时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状态,用温和的鼓励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进而达到其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借助语文课堂的平台,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说说我自己”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倾诉的窗口或举办笔友互交活动,让其在倾诉情感的同时得到交流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生本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和落实,要求初中教师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陋习,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或全新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其爱上语文课堂。如在进行现代诗歌《断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出示与诗歌内容相合的图片,问一问他们都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勾起同学们对新课的好奇,进而引入简短而富含哲理的诗歌《断章》。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感受诗的内涵,并鼓励他们讲述自己从这首诗歌中读出了什么感悟,用问答的方式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断章》的相关音频、视频,带领同学们通过听觉与视觉共同走进诗人的世界,在浪漫而富有情调的意境中获得审美的感受与人生的思考。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听课状态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氛围的营造,进而提升同学们对语文课堂的亲近感与喜爱感。
        四、拓展教学领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最基础科目之一,它包含着语言的理解应用和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解析赏读,是一个具有广博内容的学科。而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仅凭借课堂讲述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书本知识是极为有限的。故而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加强课内外教学的联系,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与拓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打破课堂的桎梏,将课外阅读安排进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水平,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3]。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书目,引导他们逐步扩展文学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拓宽语文学习的认知领域,不拘泥于简单的课堂教学,培养其优秀的大局观。“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对文学文本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随之增长,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予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将课堂交到他们手中,让富有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少年们主动挖掘文学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不同文学作品带来的滋味万千的审美体验。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课堂内外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的阅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作品理解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感受文学之美,让文学之花永绽心间。
        参考文献
        [1]唐虢.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6:82.
        [2]姜玲玲.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新探[J].新课程(中学),2018,05:26-27.
        [3]吴明礼.“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