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方芳
[导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于经典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更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提升教学有效性
        方芳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于经典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更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初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展开分析,并积极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有效性
        引言: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以在阅读中获取知识信息实现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到有效的经典阅读中,让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初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分析
        面对升学压力以及繁重的学习,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忽略课外阅读,更有甚者认为阅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目的性不明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初中生在阅读时仅凭借一时喜好,不对自己将要阅读的书目进行严格筛选,阅读活动往往是无计划、无系统的。大多数学生认为经典书目过于枯燥而不愿意进行阅读,反而是喜欢淡而无味的通俗小说。很多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对书籍的鉴定能力,在选择阅读书目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从而使阅读结构出现不合理或是偏颇的问题。目前,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在初中生中获得了极大欢迎,但是经典的文学名著却很少有人阅读。这种失去平衡的阅读结构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经典阅读的有效性探析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若是想要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有效性,首先就要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对于阅读这件事情有了兴趣,才有了继续做下的动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应该先弄清楚学生对于经典阅读的态度,很多学生之所以觉得阅读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主要就是因为对于现在看的作品不能理解,无法从阅读的过程中得知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能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兴趣出发,先看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等到自己的阅读水平提高了之后,就可以尝试着去阅读更高难度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所以才进行阅读的,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上面,但是在阅读完了之后,脑子里面依旧是空空的,这样的阅读就能够被称为是无效的阅读,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是一种浪费。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帮助学生事半功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陋习,并且改正过来。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自身的缺点,教师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习惯这一种阅读的方式,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了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
        以经典名著《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作者曹雪芹的相关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作者从优渥富裕的家庭转变到流落红尘这一经历转折,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心中的情感变化,以此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次阅读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阅读能力,让学生粗略的了解书籍所讲述的内容,掌握大意后再进行相应的细化阅读,阅读过程中需要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所了解,从而更好的体会文字中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变迁。最后的重复阅读中,要让学生学会鉴赏和品位,对书中描写景致或感情的语句进行抄录,并对某一章节进行读后感书写,通过读后感的形式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交换阅读,让学生在他人的感悟中更好的完善自身的阅读体会,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过程需要注重学生的感受,由于学生在生活经验、个人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性,阅读过后的体会自然也有所差别。例如在汪国真的《新年,你好》中有这样一句“南国,海,摇起来还那么蓝;帆,选择来仍是那样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从景物描写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有的学生会回答作者通过大海与帆船寄托了新年的祝福,祝愿人们一帆风顺。其他同学也纷纷表达自身的见解,当学生表达结束后,教师再对学生认知进行总结评价,深化学生对经典美文内容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阅读主体,需要在经典阅读中充分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力,但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展现加以科学控制,避免出现过于天马行空偏离阅读主题的情况,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在尊重经典阅读素材的同时合理的发挥想象力。同时,教师需要规避强加给学生思想指导的误区,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行体会感受,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感,从而更好的展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价值,在提升经典阅读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阅读评价
        在学生有了相应的阅读经验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进行广泛阅读,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储量,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与理解,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让学生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认知,为学生的阅读开辟出新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的观点中感受到不同的道理,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细致的进行经典阅读。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教学来说,既是学生的个体成长需求,也是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交流氛围,学生在交流探究中深化对经典阅读材料的理解,实现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学生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阅读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出对经典阅读学习的兴趣,并且对于班级的阅读氛围营造和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有有着积极的影响。
        结语:经典阅读是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在拓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量的同时实现文化素养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方法培养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经典阅读,从而实现经典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涂华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8):502.
        [2]许迪. 初中语文教学提高经典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 情感读本, 2019, 000(006):34.
        [3]何建佰. 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20, v.18;No.583(10):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