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东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李家小学 济南市历城区 25011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怎么样才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一线从教者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传授学生多少语文基础知识,而是要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新时期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以及表达能力。但是在以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口头讲述问题,并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我们教育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创新和优化更多的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上去,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如果想要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上去,那我们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新时期下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达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比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得水泥道》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的在课堂中讲一讲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真实想法和看法,并谈一谈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描写的最好,这样就能够使我们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实际情况,然后在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以此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上去。[1]
二、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内容中都蕴含着作者自身的真实情况与观念,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文中蕴藏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中心主旨,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上去,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也就不会只停留于表面内容上,而是能够通过文中的字里行间深入探究文本中的意蕴,促使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文字与作者形成交流。
所以,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再现文本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感悟文中作者的真情实感,并在这样的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情境中深入阅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每一句话所表达的含义,以此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另外,再现文中的情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活跃课堂阅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转变学生的阅读态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动机,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本文内容的阅读兴趣,以此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切实提升上去。[2]比如,在教学《夏夜多美》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公园夏夜的美景视频,这样能够有助于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观看视频中的睡莲和璀璨的星空以及栖息在草丛上的蜻蜓,犹如自己身处于夏夜的公园中。然后我们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在通过视频的观看之后,一定可以与文中内容形成共鸣,从而立足于作者的角度充分体会文中的含义,感受助人为乐精神的美好,并树立起爱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夏天的乐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一定能够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彻底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角色扮演,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还不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方式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此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上去。[3]比如,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告奋勇的来进行文中角色的扮演,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对话内容。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但能够确保学生深入学习文本内容,同时还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这样的角色扮演教学中一定可以降低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容,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认真思考和仔细观看,以此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所以教学方式非常重要性,如果想要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作为新时期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课堂阅读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阅读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昌凤.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2):86.
[2]沈小虹.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84+242.
[3]陈少丹.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7(2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