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锋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在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也在加紧研究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课程改革。课程是核心素养实现的一个载体,学科融合课程旨在以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富有弹性的课程发展模式,学科融合课程设置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给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科融合课程;课程整合模式;创新实践;任务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科目统整”和“建立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联系”的精神和思想,借助丰富的硬件软件教学资源进行学科融合教学。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往往以单学科为主,培养学生基于单一学科的核心素养,但在应对未来挑战的各种问题中,单一学科的能力很难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调动以学的各学科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基于真实问题的学科融合课程的开设就变得很有必要,本文尝试探索学科融合课程的设计模型,促进学科融合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一、学科融合学习的定义
学科融合学习一般被认为是这样一个过程,即学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或学科组的知识和思考模式产生理解,并将它们加以整合,从而生成新的理解。
二、中学学科融合课程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如何确定学科融合教学单元主题?
学科融合教学主题选取至关重要,一个好的主题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运用已知的和未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那么如何选取“好”的学科融合学习主题呢?我想我们应该基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相关性:一个好的涉及多个方面的教学单元与学生、教师以及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都是相关的。我们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位置,这些教学单元主题对于学生来说要有意义和令他们感兴趣。
可行性:高质量的涉及多个方面的教学单元问题必须是可行的,对于学生、情境、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资源来说都是可行的。
清晰性:高质量学科融合学习主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开展目的明确的探索,对所学主题细心地加以框定就传达了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单元中的内容。
(二)基于学科融合学习主题,学生需要学习掌握各学科中的哪些素养?
学科融合单元学习主题深深的扎根于各个学科之中,学生如果想要高质量的完成学科融合单元学习主题,就必须要掌握一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概念、工具和思考模式),教师必须从具体学科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确定和选择一些关键性的学科理解,在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渗透学科本质和学科核心素养。
(三)如何对各学科的知识富有成效地加以整合,从让学生对于所学主题深度理解?
学生需要对不同学科各种要素之间深刻而有意义地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达成整体理解。当一位学生能够对学科融合的各种思想观点之间富有成效的联系作出反应、进行生成或描述时他就有了整体理解。在高质量的学科融合设计当中,整体理解大大超越了各学科思想观点之间表面的联系。教师应该推进学生的理解,通过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不仅是告诉学生学科之间可能的联系,还试图发展他们对所学主题更深入的理解。
(四)学生怎样开展学习
在学科融合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新情况下运用知识进行灵活思考,允许学生建立和展示他们的理解。当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各学科信息生成新的理解时,就达成了学科融合的理解。无论是教师在开始制定计划时就对学科融合学习所想得到的结果加以清晰说明,还是对开放探索做出很好的定义说明,高质量的学科融合教学单元和课程都要有序地安排对学科融合理解的表现,逐步加深学科融合理解。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的支持,可以通过各种资源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融合理解。
(五)如何评估学生的学科融合学习
学生作业目的之清晰程度
作业基于学科的完善程度
学生作业富有成效地对学科加以整合的程度
学生所显示的对他们的作业进行反思的程度。
三、中学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模式
学科融合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本文参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尝试提出一种学科融合项目设计模式,参考下图:
.png)
下面我以八年级下的一节学科融合学习为例,来说明一下学科融合单元学习主题的设计模式。在八年级下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篮球赛,在篮球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比如一些同学崴脚、流鼻血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健康与急救知识不够,往往处理的不是特别得当。与此同时,人教版八年级下英语第一单元的学习话题是健康与急救,主要学习有关健康问题及伤病的处理建议的表达方式;在健康急救课中学生也学习了健康问题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式。在美术课上学生学习了审美与设计。所以基于以上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制作英语的健康与急救手册,来达成学生的学科融合学习。
.png)
四、中学学科融合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一)中学学科融合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学科融合教学使教师面临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捉襟见肘的问题,学科融合教学也会暴露出教师在自己的学科中处理所教授的主题的局限性。教师们也需要时间来协调协作,制定课程规划,学习新的内容并对教学时间进行反思。有的时候,学生和家长会觉得教师教的不是他们所期盼的东西,会抗拒学科融合教学,所以也需要注意要向家长和学生做出解释。
(二)学科融合教学所带来的思考
聚焦核心素养,开展学科融合整合式学习的实践探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科融合整合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目标更加明确,关注学习活动的推动,让学生享受课堂的可取,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学业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的整合式学习能力、知识习得能力、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科融合教学是大有益处的,但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他要求教师们具有全面负责的心态,要求学校提供支持。尽管我们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未来我们还是会在学科整合上继续探究,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现有的成果,并努力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2] 维诺尼卡-曼塞拉.中学项目学科融合教学与学习指南[S].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
[3] 黎茂昌.课堂教学学科融合渗透教学浅析[J]. 广西广播 大学学 , 2003(09).
[4] 袁玲玲.英语任务型教学 [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1).
[5]何克抗(1997).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 电化教育研究,(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