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11月33期   作者:齐聪明
[导读] 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在理念革新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探究平台,引导小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互动交流。
        齐聪明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薛集镇齐岗(明德)小学  441808
        摘要: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在理念革新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探究平台,引导小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互动交流。之前的教育模式没有关注到班级学生呈现出的多元化探索兴趣,未能结合小学生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限制学生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体验与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所以应该在新课改指导下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围绕学科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师;新课改;授课思维;小学生;教学效率
        
        前言:研究指出传统思维不能体现课程教育的特色与价值,没有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更加没有关注到班级学生呈现出的探索动力与健康发展需求,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探索意识和价值取向。语文教师需要在新课改指导下革新之前的课堂教学思维与能力培养标准,重视围绕学科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教学方案,鼓励班级学生深度探索课程内容以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这样能通过理念革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稳定提升。
        一、语文教师需要对新课改进行多个层面地解读,重视在课堂导入环节关注到小学生的探究兴趣
        基于新课改提出的创新发展需求,语文教师应该在理念革新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教育方案和互动计划,通过多种资源运用打造生动化探究平台,引导小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与情感认知。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师提高课程教育效率需要关注到的环节,因为导入模式会影响小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会限制课堂教学效率的稳定提升[1]。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对新课改进行多个层面地解读,重视在课堂导入环节关注到小学生的探究兴趣。
        语文教师在开展“金色的鱼钩”课堂教学时需关注到新课改提出的创新发展需求与小学生的认知情况,重视在课堂导入环节激发班级学生的探索兴趣,立足课堂导入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围绕文章内容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能通过短视频播放的方式调动班级学生探索动力,引导学生们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方式对鱼钩特色进行写作?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是什么?这样能调动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课堂导入提高班级学生的探索兴趣与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二、立足合作探究提高小学生的探究与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语文教师需要在新课改指导下革新之前的课堂教学思维与能力培养标准,围绕学科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通过理念革新和资源优化运用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合作学习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在合作探究中锻炼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互动交流能力,可以立足合作学习提高课程教育实效性。本文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合作探究提高小学生的探究与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例如在进行“海边小镇”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围绕小学生的课程基础与认知情况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锻炼班级学生的探索动力以强化知识体验程度。一是分析文章中的字词与段落结构;二是思考作者运用哪些方式对海滨小镇形象进行写作;三是论述作者文字运用特色和情感态度[2]。教师在小学生合作探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重视引导班级学生在文字探究基础上进行情感写作的分析,通过合作探究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这样能在理念革新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知识探究平台,利于小学生在合作探究基础上进行知识体验与情感观念的互动交流,可以在新课改指导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
        三、围绕教学目标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体验
        因为传统教学思维不能关注到小学生呈现出的创新发展需求,没有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梳理,这样就会限制课堂教学效率的稳定提高。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新课改指导下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围绕课程特色和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教学方案,通过资源整合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3]。基于问题情境所具备的运用特色和实践运用价值,本文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体验。
        以“落花生”课堂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指导下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在问题情境营造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结合文章写作得知花生是生长在土地中,作者为什么要用‘落’字?”“思考作者运用哪些方式对花生形象进行写作?”“文章中父亲所表达的观念是什么?”“立足文章阅读和生活体验分析写作情感是什么?”语文教师需要在小学生回答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在结构梳理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强化学生们对文章内容地体验程度。这样能通过理念革新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探究平台,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创新性和实效性。
        结论:综上得知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改指导下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方案,围绕学科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有助于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体验。本文认为语文教师需要对新课改进行多个层面地解读,重视在课堂导入环节关注到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应该立足合作探究提高小学生的探究与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此外也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刘行兵.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29(15):140.
        [2]马文娟.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中华少年,2019,16(31):126-127.
        [3]赵喜生.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1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