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兰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海明小学,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六年级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为了保证其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模式的实用性总结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作出相应的改进,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做到思考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应用题不仅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更是难点。一直以来,应用题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都是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研讨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重点,但是由于一些教学方式不当,而导致了学生和教师的收获并不大。同时还会让学生因为对应用题的理解不到位,而产生抗拒心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下所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捋顺思路,掌握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
一、应用题的现状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环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数学思维意识。但是现阶段,应用题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少,因为没有和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联系,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导致学生在理解题目的过程中,很难理解透彻,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学生思维受限。其次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讲解,没有很好地与学生产生互动,又因为传统教学的教学观念影响,始终无法有效地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课堂参与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些教师在应用题讲授的过程中,更注重于讲解,学生做笔记和听讲,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溜号,同时学生因为对应用题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够深入,解题就会难上加难,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审题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特点融合到应用题的教学中,利用图文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课题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图文的方式,用精简的语句帮助学生快速审题,了解应用题的主要问题,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提取重要条件以及需要条件,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条件解决未知答案[1]。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自编应用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快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橙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5个橙子,一部分15个橙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自编应用题目,通过这种提问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根据加减乘除的运算方式,自编题目“A部分的橘子比B部分的橘子多了多少个?”“A、B部分的橘子一共有多少个?”等这类简单地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掌握并分析题目的重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应用题审题是解答问题的关键环节。
如果学生在审题的部分不过关,就会让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最后乱解答导致最终结果与答案无关,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和题目意思,并且快速地切入主题,进行解答计算。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一字之差,导致理解错误,从而得出错误答案。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审题,搞清楚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条件,才能得出正确答案[2]。
例如:某家养殖场养殖羊羔300只,今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又引进了比原来多1倍的绵羊,解答现在养殖场一共有多少只羊?审题,首先已知农场有300只羊羔,后来引进了比原来多“1倍”的绵羊,也就是说引进的数量是比去年300只还多的300只,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今年引进了600只绵羊,然后再加上去年的300只羊羔,就可以得出养殖场现在一共有900只羊。如果学生不能仔细审题,或者审题出现误差,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果。
(三)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
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想要快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充分学习并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运用起来。应用题,就是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但是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就无法有效运用,因此在开展应用题教学之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相关的知识结构[3]。
例如: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前,教师应该保证学生掌握四种运算方法加减乘除,并且在课程开始前将加减乘除的运算概念导入到应用题当中,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用加法,什么样的情况下改用乘法。如:小明有三支铅笔,小华有五支铅笔,那么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这种应用题则需要运用到加法。一年级二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9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少多少?这种应用题则需要运用到减法。通过这类简单的应用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回忆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解答的问题,然后再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题目的难度。
(四)培养阅读能力
由于应用题的文字都比较多,数据信息也很多,这就比较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后,不能认真仔细的阅读题目,而是快速浏览就进行解答,这就导致学生很容易出错,还有部分学生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根本无法理解题目意思,而无从下手。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并且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强化训练,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题目要求,在进入下一个解题的阶段。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互关联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目内容,将题目化整为零,进行适当的分割,将其划分为一个个小的条件,问题,然后在从这些问题和条件中找出已知的答案以及要求解答的题目。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教师需要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同时还要将应用题融合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快速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考虑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先进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不断地改进当前应用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和思考,真正的掌握应用题的解析方法和策略,同时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自我思考能力,以及快速且正确的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玉佳.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84.
[2]崔腾朝.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52.
[3]杨妙惠.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以小学六年级为例[J].教育观察,2019,8(0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