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讨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蔡林利
[导读] 现如今,各领域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大。学校教育越发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时刻思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实践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蔡林利    浙江省瑞安市湖岭镇中学
【摘要】现如今,各领域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大。学校教育越发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时刻思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体育训练实践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052-01

        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是指在新的时代的要求下,对学生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来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本篇文章通过对核心素养进行了一定的说明,并且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对初中体育方面进行了细节的描述。以此来对其他中学体育方面能够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最终使得所有的中学生能够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下,充分的利用到核心素养的价值使自己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学生对生活技能与学习知识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才能让学生在社会中得到全面发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各学科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更加明确,核心素养能够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建议等,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构建必须了解学习质量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和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
        (一)提高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认知程度
        体育教师作为学生体育和素养培养的主要执行者,其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素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高低。所以,作为初中院校应该要注重对体育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组织一些有关体育核心素养方面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活动的开展,并要求每一位初中体育教师都要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不仅使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有一个更深入地认识,同时还可以加强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一方面,要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做到充分发挥,帮助并引导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将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核心素养做到有效结合,并将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与其他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合作,定期组织一些有关体育类竞赛活动的开展,以此来加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最后一方面,还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能够促进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含义和作用价值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乐观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竞技知识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体育锻炼收获健康、收获对生活的信心。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的体育运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保证运动项目锻炼功能的前提下,让体育运动项目更加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形式。此外,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花样跳绳”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跳绳,但是每个人的跳绳方法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跳绳可以有哪些跳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看到过的相关跳绳比赛技巧等进行思考,如原地单腿跳、行进间交换腿跳、原地交换脚跳等不同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与好朋友一起进行双人跳绳,这样的游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快乐,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与学习。
        (三)带领学生宣传体育,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初中体育教师在展开体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体育行为的培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到社区或者是校外进行体育宣传,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通过亲自参与达到宣传和锻炼身体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学生去社区当中进行体育的宣传,和社区的居民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激发全民参与体育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积极的去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或是让学生参与到市内所举办的各种体育活动中,例如马拉松比赛,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体育是一项全民运动,帮助学生树立重视体育的观念,使学生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
        (四)强化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改善学生在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这不仅是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现阶段各大初中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首先,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体育健康知识之后,自觉地与自身的言行融合到一起。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传授篮球接球技巧的同时,讲解手指、手腕等处受伤的预防知识以及应急处理措施。从而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正确的接球技巧,又可以减少运动中受伤的几率。既保证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又降低了体育活动的风险,让学生可以安全、尽情地展开体育锻炼。
        结语
        总之,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一名有责任心、耐心与爱心的初中体育教师,应在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善于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开展体育实践教学,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秦学锋.将趣味田径引入初中体育课的实验研究及分析[J].学周刊, 2021(10):173-174.
[2]康艳霞.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 2021(20):111-112.
[3]黄星瑞.浅析如何利用初中体育“互联网+”教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21(15):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