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邱洪刚
[导读]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将教学过程定义为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较为被动,也最终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重视教学效果是否真正作用到每个学生身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积极完成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数

邱洪刚    山东省禹城市房寺镇房寺中心校  251200
【摘要】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将教学过程定义为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较为被动,也最终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重视教学效果是否真正作用到每个学生身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积极完成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一定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086-01

        引言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正处于一个成长阶段,特别是针对小学的高年级学生而言,所接触的数学知识逻辑性相对较强,对较为复杂的知识难以理解,很难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引导、合理设计教学,潜移默化地激发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效率。
        一、重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在生本课堂中,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体验。第一,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水杯与周围同学的水杯进行对比,比一比谁的水杯能盛更多的水,谁的水杯容量更大,如何对水杯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进行阐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起到良好的教学导入作用,有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二,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小学生普遍爱表现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争取小组荣誉,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例如在对“观察物体”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对几个正方体或长方体进行组合,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像进行绘制,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讨,总结出规律。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优化教学目标,开展层次性教学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同时还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决策,包括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决策。正所谓“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引。现阶段,教学目标亟待优化。开展层次性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方向,而首要的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设立若干层次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应该由“二维结构”发展为“三维目标”。


在确定目标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在确定《倍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应该基于三个层次的维度进行规划。首先,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等是知识层面上的目标;其次,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等是能力方面的目标;第三,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方面的目标。另外,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进步与发展。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从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入手,杜绝传统课堂中“一刀切”的教学目标,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凸显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因材施教,利用层次性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班级里的后进生或者是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能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班级里的中等生还应该学会利用四则运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班级里能力更好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础能力,还应该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去提高抽象的概括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如此一来,一个单一的知识点教学目标就被分割为不同层次的差异化教学目标,这对促进所有学生的进步至关重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同时,教师的差异性评价同样需要优化。目标的设定意味着教师在进行学生能力点评时要基于目标展开,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真正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三、重视操作活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必然伴随着操作活动的积极开展,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各项认知都在初步发展。对此,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的感觉、思维、想象等认知同时参与,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得到锻炼,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数学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地完善。
        例如,在《图形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长短,以此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首先通过学校校园绿化环境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出示情境图,并提出问题:“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测量护栏方法,进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并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展开实际操作活动来探究求周长的策略。有的小组直接用尺子量,有的小组借助线绳进行测量。这样的实际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求图形周长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此外,通过估计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可见,通过实际操作活动的积极开展,能够使学生在猜想、推测、交流中充分理解周长的含义,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完善了其自身的数学认知水平。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及时作出调整,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教学法进行创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淑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4):107.
[2]曾海燕.浅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谢小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8 (44):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