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微课之力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上官李娜
[导读] 小学的科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探索能力的主要学科,与初中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很好的衔接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被广泛关注,而教学微课就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上官李娜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  325024
【摘要】小学的科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探索能力的主要学科,与初中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很好的衔接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被广泛关注,而教学微课就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微课;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111-01

        引言
        小学科学是一门理论性、探究性的学科。因为其逻辑思维较强,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其融入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也是大势所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微课教学能够有效性改善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瓶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微课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微课在课堂导入阶段的应用[2]
        课前导入这几分钟看似简短,但是能不能在这几分钟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成败。如果学生可以在刚开始的几分钟就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那么整节课下来他们也不容易溜号,这就为课堂的效率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所以,每节课前都是需要一个精彩的课前导入的,利用微视频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课程的课前导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它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个短小精简的微视频来呈现出来,内容有吸引力,也有针对性和概括性,可以为课堂创下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带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微视频在案例呈现中的作用[3]
        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结合不同的条件来分析具体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将整个案例的过程复述出来,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知识进行分析。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很容易因为学生一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清细节,也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影响学习的效率。但是利用微视频进行案例的引入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利用短短的3-5分钟就可以把整个案例的细节具体呈现,比教师复述的效果要好得多,最主要的学生愿意去看,他们接受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是而且还不会占用课上太多的时间。可见,微视频在案例呈现中的作用是异常明显的。
        二、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置悬念促使学生去实验
        巧妙的设置悬念可以侧面的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想去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现象。


这样可以让学生格外关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就像在看一个魔术,丝毫不敢放松注意力,怕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发现问题的点,科学实验也是一样的,当老师率先利用微视频播放出实验将会产生的不符合常规的奇妙的现象时,学生的好奇心就自然而然的带动了他们想探索问题的心,迫使他们专注于实验的进行,从而实现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进行“水中点灯”的实验,会运用的实验器材是蜡烛、盆子和水,从实验的名字顾名知意,蜡烛会在水中燃烧,这自然是不符合正常的逻辑的。那么在没进行实验之前阐述了大概会发生的现象,设下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的进行,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很多。
        (二)扩展探究问题,增加实验深度[1]
        教材都会为了书中要阐明的理论知识设置一些实验来说明问题,书中有些实验很简单,并不能从深处对问题展开探究。致使学生理解问题不够深入,或者不能真正理解书中要阐述的理论和概念。所以,在探究某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利用教学微课设计增加一些拓展类的附加性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探讨问题,从更深层的了解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做白醋和鸡蛋壳作用产生气泡的实验时,实验原料是鸡蛋壳和白醋,它们作用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气泡现象。那么就可以考虑是否可以利用其它的材料代替它们,最终还可以产生一样的效果呢?这个现象是鸡蛋壳和白醋产生的独特现象吗?这些都可能是这个实验可以延伸出来的问题。那么就可以给学上留下思考的问题,留作课外的作业,目的是要探究白醋和鸡蛋壳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它们为什么可以作为替代品,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的特性。经过这些实验下来,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理解程度会远远超过教材中简简单单的实验,会从本质上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高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科学产生兴趣,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自己就会努力的学习这门课程,自然而然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整体水平,利用教学微课精巧的设计、完美的呈现实验过程的奇妙现象,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在做“水往高处走”的实验,学生都知道水是向低处走的,但为什么水会向高出流,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实验的过程是这样:把蜡烛粘到盆底,盆里装上适量的水,点燃蜡烛,等火烧得很旺的时候,用玻璃杯扣住蜡烛,就会看到“水往高处流”的奇妙现象。虽然很奇妙,但是它还是符合科学逻辑的,这是因为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杯内的氧气,杯内的气体体积变小,气压降低,外部气压将水压入杯中,所以“水往高处走”。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就可以让一些对这个小实验有好奇心的学生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兴趣会促使他们学好这门课程,让他们对于科学实验的学习格外认真和努力,这足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学科教学的应用性有了很高的要求。那对于小学科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教学实验的有效性的要求也必不可少。本文就对如何增加小学科学教学实验的有效性的方法产生了探究,利用教学微课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爱竹.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vip,2014(8期):138-138.
[2]陆黎峰.初探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J].新课程(小学版),2014(9).
[3]张丽晶.巧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效率[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