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活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呼应发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对学生思想品质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与日俱增,道德与法治老师不得不在实际课堂中,结合学生的教育心理,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多重结合,将道德与法治内容完整地灌输给学生。最终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有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意识,在生活中将知识加以运用,使思想品质达到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实

呼应发    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对学生思想品质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与日俱增,道德与法治老师不得不在实际课堂中,结合学生的教育心理,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多重结合,将道德与法治内容完整地灌输给学生。最终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有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意识,在生活中将知识加以运用,使思想品质达到教学要求。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实际场所的情景代入,帮助学生在固定生活中理解理论的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入手,提出生活教学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教育;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106-01

        一、导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本身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包含图、文信息,主要以生活化内容为主,给学生带来直接的生活体验。本身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较强,而道德与法治培养意识较弱,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增强生活运用意识,增强自身培养和提高意识。学生通过生活化学习,充分地利用教材内容,丰富自身道德与法治的认知。在课堂上,教师带动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法治问题,让课堂成为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场所,帮助学生的思维拓展,为学生的法治观念形成和道德思想的正确树立打好基础。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总结生活中的知识要点,总结对教学内容的接收态度和学习状态,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全面提升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帮助教学创新化。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对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时,需要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本身教材内容以图文为主,以生活化内容为主线,针对小学生可接触到的生活场景,合理利用并加深学生的思考,使教材内容被学生全面地接收。老师需要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法治思维和道德思维,并利用生活中的常见信息,通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应的生活观念,达到教学目的。在将教材内容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价值,以及开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从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新的角度去思考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体系也得到完善和提升。
        三、收集生活中的教学资料
        道德与法治老师除利用教材信息外,也需要收集生活中的教学资料,起到巩固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资料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接触生活,通过不断地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身心得以放松的同时,加强对德育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更愿意接受德育教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所开展的活动中,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去发现学生身边较容易落实的活动方式,使活动能够更加方便、顺利地展开。通过实际生活信息的采集,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形式生活化
        教学形式是老师教学的关键,将教学形式生活化,比如在课堂中加入讨论的环节,有利于摆脱《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多人进行讨论,通过每位学生不同的意见,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思考相关问题,最后将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在课堂上向教师进行总结,这一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每位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使学生能够学会包容、尊重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并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与人交流的技巧,并在向教师进行汇报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教学引导,在课堂中参与讨论工作,积极思考教学内容。
        五、教学情景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多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元素,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展开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入与所教授内容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的展示,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在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换位思考,不断触发学生与教师所创设情境中的人物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并使学生在进入情景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道德体系。
        六、评价环节生活化
        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完美的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但目前所存在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都是用笔试的方式进行测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并不足以使學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良好的检验。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将评价方式生活化,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能够通过生活化得以应用。只有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得以应用,才能够真正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和考查,能够使学生更加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科目,进而促发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德育思维和行为进行训练,使自己在考核的过程中获取优异的成绩。
        七、结束语
        将生活化的内容应用至教学课堂中,是小学各科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以全面地开拓学生的生活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内容和生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老师的生活化教学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提高政治修养。老师需要总结生活教学内容,将道德和法治内容相结合,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熟练掌握生活化教学策略,以达到最高效的教学目的。带领学生进入生活到实质进行探讨时,需要让学生对生活进行更细致的理解,给学生提供更多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程不仅成为灌输学生正确知识的课程,也成为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课程,达到更深层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章福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7):45-46.
[2]张继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有效策略[J].新教师,2019(07):66-67.
[3]胡立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