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艾梅
[导读] 小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天生活泼、贪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往往不能完全将思维投入语文学习上,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要想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既要关注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又要全面发挥教师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艾梅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南华镇中心学校南渡分校  618000
【摘要】小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天生活泼、贪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往往不能完全将思维投入语文学习上,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要想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既要关注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又要全面发挥教师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参与度;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135-01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是希望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位置,主动加入到课堂讨论中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避免陷入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学生只有树立了主人翁意识,才能真正融入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参与度。
        一、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从而探索语文的奥妙和魅力,课堂导入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导入的形式应当基于教学内容,由于课堂导入处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关系到学生能否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保持较高的兴趣和兴致。例如,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时,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课堂导入::“秋天到了,植物种子要成熟了,种子宝宝们开始以各种方式向妈妈告别,它们要有自己的生活了,同学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吧!”此刻,学生的好奇心更强了,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之上,笔者借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形象生动的动画,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下来,学生始终保持着专注力,同时体验了植物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进而激起了探究科学的美好愿望。
        二、再现生活情境,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将生活化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以生活背景为前提的情景化学习。每一篇要学习的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课文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而有的课文则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理解时就会出现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将远离实际生活的课文剖析成生活中的信息,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视频或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学习“火”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火”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简体字一步一步的演变过程,向学生讲解:在最开始时,“火”是以火苗的形状表达,然后慢慢地演变成现在的简体字。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火字的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火时,也会联想到这个生字,有效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知识,其次,讲述文字的演变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结。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都运用到了多媒体设备。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得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带来刺激,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趣。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文本内容,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更好地体会文本所传递的思想与情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例如,在写话“我最爱的季节”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的优美景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
        四、设置问题悬念,吊足学生“胃口”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强,喜欢尝试和挑战。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设置悬念,来吊一吊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文本,从而产生了强大的自主探索知识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由于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学生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但在阅读完课文,了解了其中的故事情节后,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也就消失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教师可在课文讲解快要结束之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课文最后一句“狼向小羊扑去……”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学生们对此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小羊一个骨碌闪到一边,狼一不小心踩滑了脚掉入了山崖。”有的学生说:“小羊的父母带着森林里的各位动物过来打跑了狼。”也有的学生说:“狼被隐藏在树后的猎户用猎枪射中了。”由此可见,巧妙设置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各门课程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学好语文,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开展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让学生通过点滴的积累,获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修迎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J].智力,2020(30): 163-164.
[2]孙海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7):29.
[3]张国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参与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