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式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拥金
[导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的学习知识中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在孩子的教育中,也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在受到批评的同时,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与此同时,表扬与批评应当结合起来,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知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批评与表扬中,让孩子茁壮成长。

拥金    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幼儿园  626001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的学习知识中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在孩子的教育中,也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在受到批评的同时,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与此同时,表扬与批评应当结合起来,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知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批评与表扬中,让孩子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表扬;批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176-01

        引言
        在孩子的教育中表扬与批评是相辅相成的,不要单一的进行表扬和批评,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做得对的地方进行表扬,在错的地方进行批评,应当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对孩子的教育,其中表扬与批评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孩子对好坏没有相应的界定,所做的事情都是由于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教育中,教师能够及时的帮助孩子界定好与坏。
        一、表扬
        (一)对孩子的表扬要合理恰当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掌握孩子的学习心理,知道孩子的心中所想,合理的进行表扬。比如,孩子在午休结束时,孩子能够主动的穿上自己的鞋子,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对于这种表扬,教师应当进行口头上的表扬,这样才能合理的对孩子进行表扬,避免由于表扬的过度高,导致孩子自我满足降低,让孩子认为这样的表扬就已经足够了,难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要求,同时表扬也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对于性格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对活泼好动的孩子的表扬,过度的表扬可导致孩子做事情太过自信,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进行表扬,表扬的程度可以加深一些,这样可以体现重视孩子的地位。
        (二)表扬要及时
        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了进步时,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表扬。由于孩子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的判定,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是错,与此同时,教师在及时表扬时,孩子会在内心形成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教师应当把孩子的这种想法固定下来,在孩子做的比较对的地方,教师就会给予相当的表扬,在孩子的心中表现出做好做对的事情的认真,增强孩子想要经常得到表扬的心态。



        (三)慎用物质奖励
        在幼儿园中,就是奖励孩子基本上都是一朵小红花,或者是一个小红星,但是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奖励,变成了用孩子喜欢的物品来进行,其实这种做法只是一味的讨好孩子,在孩子的心里,认知中只认为用好的行为换取自己想要的物品,这样的鼓励其实毫无意义,家长的表扬变成了物质的表扬,失去了表扬的真正含义,在长期这样的表扬下,孩子对于想要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贵,家长如果不及时的制止这种行为的出现,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最终会导致孩子学习知识的意义在于能够获取家长的物质奖励,并没有真正的领悟到学习的真正含义,当出现家长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时,这种行为会更加的难以制止,孩子就会出现不学习的行为,进而变成了要挟家长的手段,家长在进行表扬与奖励时,应当重视的是孩子精神上的奖励,物质奖励的占比是比较小的,其中这也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负责,在日常的奖励中,应当避免过度的物质奖励。
        二、批评
        批评是与表扬相反的呈现,批评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界定,通过批评的做法,孩子内心感受是不舒服的。可是在孩子心智的发展中,经常会出现不良行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的做法,其中的重点是要对错误的做法加以批评,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行为是会受到否定,避免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下坡路,应当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到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避免孩子经常出现这种不良的行为,批评的前提是应当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犯错误的意图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由于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的,教师在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批评方式,在批评上,尽量要选择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对于交流问话的语气,要保持严肃,不要让孩子的心里产生抗拒感,例如在孩子玩滑梯的过程中,孩子在玩滑梯时并没有进行排队,进行插队的方式,强行进入到其他孩子的前面,由于其他的孩子都在进行正常的排队,教师应当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批评教育,要以其他孩子作为榜样,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告诉孩子进行正常的排队进行进行游戏活动,这种排队对于其他小朋友来说是公平的,孩子应该根据要求进行活动,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做法,确实是不对的,帮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二)批评要注重事实
        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当根据事情真实发生的经过来进行批评,对孩子做错事情的大小情况来进行适当的程度的批评教育,例如孩子不小心弄坏了其他小朋友的物品,教师应当对这种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让孩子知道这种做法的不良行为,同时,教师应当注意批评教育时口气不应该过重,要根据事实情况让孩子知道事情做的不对的原因。
        (三)教导孩子学会自我批评
        批评的作用重点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是什么。对于错误的行为要及时改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评,让学生真正的知道错误的原因,明确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教导孩子认知错误的态度。在自我批评之后,明确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做,在做错误的事情时,及时的发现并改正。
        结束语
        教师在孩子做事情的方面上进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在表扬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批评中建立孩子认识错误的表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给予表扬与批评,表扬与批评的程度要适当,避免孩子产生对抗的心态,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全面的发展,在学习的道路上持续向前。
参考文献
[1]徐淑芳.浅析在幼儿教育中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00(009):221.
[2]袁永超.表扬与批评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好家长,2017, 000(033):3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