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能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杨小军
[导读] 现代的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比以往更注重小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从小接受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的小学生,在身体机能的各个方面都会优于一般人。从一些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小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都不太好,甚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花朵,象征着祖国的明天,所以,对小学生加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是一件不可懈怠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杨小军    广安市广安区富源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现代的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比以往更注重小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从小接受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的小学生,在身体机能的各个方面都会优于一般人。从一些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小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都不太好,甚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花朵,象征着祖国的明天,所以,对小学生加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是一件不可懈怠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能训练;小学生;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193-01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了许多新型娱乐游戏的产生。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如成年人,加之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愿意探索未知的事物,这很容易让他们沉迷于电子和网络游戏的世界无法自拔,体能训练的宝贵时间也就被游戏所占据了。另外,在学校和家庭中,教师和家长更重视成绩而忽略小学生的体能,以及当今社会各种食品有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这都会对小学生体能造成影响。
        一、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技能能力,它是衡量人们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年来,中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重视,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尤为重要。
        1、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对身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在人体骨骼生长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根据小学生身体发展特点合理地安排一些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以及柔韧素质的运动,这将更加有利于他们骨骼的发育和长高。据观察,经常参加一些体能训练的小学生,他们的呼吸肌会相对比较发达,肺活量和思维能力明显会比那些不参加体能训练的小学生要高出很多。
        2、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经常参加体能训练的小学生,不仅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开始变得喜欢运动,并在此过程中享受运动所带给自己的快乐。这种类型的小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他们不仅具有集体主义思想,还拥有了坚强的意志,更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样,即使他们以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时,他们也会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策略
        1、教师的专业性培训与新型教学模式
        在小学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有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单单有着特殊的人格魅力,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必须对体育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具有独特的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个好的体育教师要懂得理解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情感,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可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而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威严和不可更改的课堂要求会让小学生感受到过分紧张,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也就不能够对教师提出的课堂要求有积极的回应,而是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各个方面正常发展。



        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轻松而又自在的教学氛围,教师会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小学生在多种课程里的学业负担,还可以起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作用,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2、体育课有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制定相同的目标,这样是不切合实际的教学。只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的体能训练目标才是对学生最有用处的。例如,体育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进行100米跑步比赛,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运动基础好点的学生可以规定在15秒之内完成,而其他较差一些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以达到训练的效果。如果盲目的让所有学生遵循统一的标准,那体育课就失去了课程本应该有的作用。
        3、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都还比较小,注意力相对比较分散一些,教师在课上如果以固有模式给学生上课,估计也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丰富自己的课堂,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身边的,那些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课程中,这样可以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喜欢运动,并且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的训练。例如,体育课开始训练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首健康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怎样才是一个健康的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出总结,得出结论,健康离不开合理的运动。这样,学生慢慢跟着教师的要求开始训练,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体育课程中,教师的表情、神态及语言,对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进入到体能训练的环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4、考核办法科学合理
        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学科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重视,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在小学的学习中也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对小学生要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和考试方式。这样既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严格的要求,也会提高小学生的体能训练意识。所以,体育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考核的公平和合理。例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课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出勤率、平时表现、比赛成绩和期末成绩等多个方面,然后进行综合考量,这样的考核是准确的,也防止了以偏概全的情况发生。在现代教育的主题之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重要,只有科学和规范的体能训练和考核办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结语
        小学时期的体育教育是基础,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师要抓紧体育课程中对小学生的体能训练,帮助小学生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理念,培养小学生乐观的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长军.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2]陈世华.融入素质拓展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论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54):145.
[3]夏雪.探究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0):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