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5月   作者:陈雅丽
[导读]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外,更应当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关注力度。发散性思维对于拓宽学生阅读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对语句分析不全面、理解不深刻等多种问题,最终致使学生阅读能力不佳。基于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并提

陈雅丽    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中学
【摘要】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外,更应当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关注力度。发散性思维对于拓宽学生阅读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对语句分析不全面、理解不深刻等多种问题,最终致使学生阅读能力不佳。基于此,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思维导图;重要作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1)05-227-01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即为“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的方法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得初中语文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点,而是在阅读知识的脉络下更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炼知识精华,明确内在联系,加强理解记忆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脑的思考呈现自然发散性思考形式,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在阅读时获取的知识以及发散性的思维活动进行具体化、直观性的表现,帮助学生对阅读所获取的复杂的信息进行明确的分类,推动学生发现阅读内容的内在脉络与内在联系,确立明确的阅读内容的主体,有层次的向外树立阅读内容的发散性的分支,在不断阅读过程中,分支内容进行再分支,知识点不断的扩散,但是都存在于思维导图之中,内部分散外部凝聚。所以,思维导图有着将知识不断的提炼得到其精华,并通过逻辑性分析明确其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加强理解与记忆。
        (二)巩固记忆,发散思维,激发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整体的、完善的、合理的、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使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情况下可以逐渐的对其分支进行理解与掌握,迅速的找到阅读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发展规律,形成逻辑思维形式,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与巩固。鼓励学生自主建立思维导图,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整体的把握与理解,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条理的分析、梳理与整合阅读内容,不断的加强自身思维导图构筑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和阅读笔记
        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做相应的阅读笔记,将需要把握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记录下来。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以及所记笔记来绘制思维导图。大致绘出结构图之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完善。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制导图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思维导图一定要有明确的时间轴,并且将主次分清,思维导图还要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由于文章的知识点是有很大关联性的,如果学生所绘制的导图知识结构联系不起来,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说明学生并没有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一课教学时,便要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根据文章大致的结构绘出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找出时间关系,文章的开头是“天刚刚亮”,然后引出下文的回忆“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文章中最明显的两个时间点,便可成为导图时间轴,然后再根据大的时间轴来细数小的时间点以及相应的事件,顺着这样的思维,学生便能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只要学生将思维导图完整绘制出,便也证明学生对文章已经有所掌握,至于某些小细节,学生可在教师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进一步完善。
        (二)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知识深入理解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基于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展开阅读,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将语文阅读知识学习变成扩展知识面的一种方法,通过知识的衔接性以及知识迁移的方法理解新的语文阅读知识,由此将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从思维导图的构建上来看,它是将同一主题下所有相关知识都建立起关联性,让琐碎复杂的初中语文知识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形成知识规律,将阅读的重难点知识突出。初中生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思维导图就是用图形的方式将知识点以及知识的脉络表现出来,而且这种用图形的形式表达语文知识的方法,打破了学生运用常规的方法理解阅读知识的模式,同时还会激发起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就变得生动有趣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也方便了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中,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阅读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出发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对于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三)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导图作为学习中高效、使用的思维学习工具,教师要切实引导学生自主绘制合理的思维导图。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课文预读,能够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逻辑思维形式,建立对阅读内容的初步了解框架。通过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的审阅,教师能够快速的找到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困难与偏差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极大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结语
        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推广与应用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钻研,力争寻找到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与手段,激发学生们语文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力争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永.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清风,2021(04):61.
[2]沈传报.浅谈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途径[J].考试周刊,2021(16):27 -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