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华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5)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全球人民人人有责一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文化多样性是现代国家的特点,各国人民对文化的认可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因此,高等教育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多与国外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同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而努力。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语境;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命;抉择
引言:
现如今的人类命运早就联系在一起,不论他们是否承认,但是这就是现实。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全世界人民的责任与义务。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一带一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成,尽显大国风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高等教育应该怎么做,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高等教育应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没有高等教育的出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举步维艰。当今人类社 会是一个命 运共同体。
一、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共同的意思就是不可分开,同进同退的意思。他不单单只有一个个体,他是一个联合体,类似于欧盟那样的,但是他并不是因为某个协议而联合在一起,而是以自愿的形式。志同道合的国家为了人类的未来一同奋斗,在国家层次上成为“盟友”。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含义,他的目地是在未来,一同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奋斗。
(一)学习与联系
现如今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所有人类都有着共同的责任和利益。现在没有哪怕是一个国家独处世界之外,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自己单独的发展壮大,我们各个国家之间应该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闭关锁国永远都是落后的道理,只会让国家贫穷与落后。只有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的学习,才能使的我们各个国家一同进步,一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体系。
现在的全球化局势下,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封信件要几个月才能到,现在只需要网络上随便一个聊天工具便能瞬息到达。人类之间的圈子越来越小,关系越来越紧密,大到国家利益,小到群众买卖,都是十分的迅速的。总而言之,现在的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像是一个“地球村”,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1]。
(二)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文化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大问题,最终影响整个人类的进程。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无论哪个利益环节或利益节点出现差错 或断裂, 皆有可能导致全球整体利益遭受损失 或破坏,最终殃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 因此我们需要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这样的人类,将会超过国籍,胸怀天下,共同迎接人类未来的命运,和睦友善,将“地球村”变成“我们的家”,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一切事物都有联系,联系是无所不在的。高等教育的出现有利于提高人类的整体素质,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传播至全世界,高等教育像是一个培养瓶,培养出来的都是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人,所以,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高等教育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2]。
二、多元文化认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多样性是现在世界的基本特征,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类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各个种族都有各个种族的文化底蕴,但是我们要做到文化认同,不歧视,不轻视各个种族的文化,我们要的是求利去弊,将各个民族的文化做到文化认同。
每个社会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了许多独特的地方。纵观全世界,每一种文化都有所不同,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但是也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应该相互包容,不要做孤岛,要在大陆上互相交流,互相了解,这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我们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自从航海先驱哥伦布先生发现了美洲以后,世界才逐渐的交流与融合,打破了地区的界限,才有了这般多姿多彩的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不再有以前的霸权主义,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逐渐散发光彩,也为教育渲染上了国际的色彩。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高等教育也在飞速发展,留学生的出现也加速了高等教育在这场文化交流中的力量。中国的文化在不断的传入全世界,让全世界都认识了中国文化,宣扬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信仰,不同的国家文化的种类也比较多。以中国为例,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些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许多民族都是说汉语,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是中国的脊柱,耶稣是欧美国家的信仰,真神阿拉是阿拉伯国家的“天”....不同的文化养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构成了这个世界性的大家园,即便我们文化不同,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地球家园”,因此,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民族的事情,也是全世界文化的事情[3]。
三、高等教育的抉择与使命.
高等教育同样也是一种文化,它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途径,它可以加深世界文化交流的程度,将各种科学技术,文化理念分享给全世界。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一个个的国家,将文化交流进行到底。它是一个基站,将世界各国的文化精华总结并且交流,向人类文化更深出发起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唯一的路就是创新与合作,创新文化,合作文化,将世界民族的文化综合大同起来。这也是它的使命,没有高等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将会无比缓慢,共同体的实质就是文化的融合。所以,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在这场次融合中占据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位置。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是不断的加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认可必须遵守以下规定: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包容,但是不能去诋毁,去谩骂,去贬低他人文化。我们要取长补短,学习其他文化的优势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就是对其他民族的认同,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冲突,维护世界的和平,保证文化的顺利传播。这一些措施都是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的。
教育是育人的根本,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孕育新的世界格局。文化的根本就是教育。高等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道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不同国家的文化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以将世界文化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认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情况下,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都是重中之重,我国要将我国的中华文化传播至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会喜欢中华文化,同时也可以不断完善我们的中华文化,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工程[4]。
四、结束语
要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一定离不开高等教育国际化,我们的教育措施要得到改变,加强开放,互相借鉴,共同发展,一同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德祥, 李枭鹰, 等. 大学与城市互动 发展论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86—87.
[2] 陈 佛 松. 世 界 文 化 史 概 要 [M]. 武 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245.
[3] 曲 星.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的 价 值 观 基 础 [J]. 求是, 2013, (4): 53—55.
[4] 王义桅.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使命 [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 (12): 6—12.
作者简介
陈泽华,男,1962年8月 汉族,湖北荆门人,现为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