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分析 赵启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赵启然 吴琼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标志是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地基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工程作业,全民维护建筑得稳定与安全。
        山东中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标志是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地基基础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工程作业,全民维护建筑得稳定与安全。基于此,本文对桩基础技术概述以及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桩基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 桩基础技术概述
        1.1 含义及分类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建筑需求的不断加大,建筑物自身重量的不断增加,该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桩基础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进程顺利、有效的进行,对建筑完工后的质量也是一个有力的保障。在建筑的实际实施进程中,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的不同,会采取“灌注桩技术”和“预制桩技术”两种桩基础施工方法。
        1.2 房建施工地基基础施工重要作用阐释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建筑使用的效果与项目质量,不仅是房建工程的基础保障,同样也是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为此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社会经济进步,现代建筑行业取得了理想发展成就,人们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质量要求。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需对自身技术加以更新,对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进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若企业不能与时俱进对技术观念加以更新,不对先进的经验加以学习,就很容易出现房屋建设基础工程不牢固的情况,对建设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为此,要想创造更为可观的建筑效益,就必须给予地基基础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必要关注,对既有技术观念予以更新,并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应用于施工建设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 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
        2.1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要点
        这种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是将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与选定好的桩进行结合,再逐渐将桩基以压力推动到施工场地的土壤结构当中。可以看出,该种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操作简单,成本消耗较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不会造成污染,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然而,静力压桩技术要保证应用效果,必须要连续进行才能够达到施工需求。这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比较狭窄,很难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
        2.2 预制桩
        预制桩是提前进行生产,根据施工需要,计算出桩长,通过集中在施工现场或工厂等地进行大批量制作,完成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桩预制半成品,然后再用沉桩设备把预制桩打入地下,通过振入、压入等方式让桩进入土中,钢桩与混凝土预制桩是当前最多见的桩基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负荷承载力强,有着持久的应力,打入地下后,能够保持稳定性,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有着较多的应用,但是,混凝土预制桩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对施工区域地质产生危害,有一定的局限性。钢柱分为H型钢桩与钢管桩两种类型,一般会用到特殊的施工建筑中,依据打桩流程确定桩尖朝向,实施浇筑时,也要严格流程,从桩顶到桩尖做好依次浇筑。
        2.3 采用添加剂实现对土层结构的优化
        土层结构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会受到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就会给建筑物的长期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可以使用合适的添加剂来优化土层的结构,改善土壤酸碱度,使其稳定性能够长久地支撑建筑物带来的压迫。那么,便要在此前了解土壤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对其酸碱度进行测量,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面积将添加剂注入土壤当中,以此实现对土壤基层结构的改善。


        2.4 土方开挖
        整个开挖工作应按照由上自下的顺序分层、分段、有序开展。首先,在指定位置摆放控制桩,并按照设计标准标注出开挖边线,经由专业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等检测合格后才能开始开挖。考虑到本项目需开挖量较小,因此,选用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在开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应实时控制土方分层开挖量,即根据土质状况设定合适的坡度,以避免出现塌方。具体分段标准应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决定,通常控制在25m内。开挖顺序应按照从西向东的顺序依次开展。在进行开挖工作前,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知识与操作知识的培训,并仔细记录整个开挖过程。开挖的同时,施工人员与质检人员应实时观测基坑铀线是否出现位移,保证铀线位移量在设计误差允许范围内。5)当开挖到基底部位时,测量人员应结合施工现场测定高程标注基础梁边线。
        2.5 灌注桩
        当前最为常用的灌注桩主要包括两种。沉管灌注桩以及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是借助于振动力来暂时将下端开口桩管堵住,待其沉入至地基以下的预定深度后,往桩管内吊放钢筋笼,之后往其中进行混凝土灌注,并且在动力的作用之下将桩管拔出,以此来促使钢筋以及混凝土留置在地面以下。钻孔灌注桩则是在回转钻的帮助之下,钻进成孔并且往孔内加入钢筋笼之后诸如混凝土,另外,还可以通过长螺旋钻孔机一次性钻控制桩端的设计深度,之后在提钻的同时在其中进行水泥浆的关注。在完成注浆之后在其中进行钢筋笼以及碎石注入,之后多次进行浆面的补充,最终得到无砂的混凝土结构桩体。
        2.6 挤密桩地基施工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采取挤密桩地基施工的时候,最为常见的方法便是复合地基、砂石桩地基、碎石桩地基等。该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整体重量非常大的重锤对施工器械展开击打,以此确保钢管能够放入到地基内部的土体之中,之后再采取侧向挤密的方式,慢慢形成孔洞。当钢管从中全部拔出之后,再使用绘图对其进行填筑,将孔洞完全填满,并采取夯实处理的方式。这样一来,灰土材料就能和地基土体完全整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类地基,不仅有着较高的轻度,而且自身承载水平也很高。而对于砂石桩地基来说,如果进行详细划分,还可以分为砂桩以及碎石桩,尤其是在一些土体能力相对较差的施工场所之中,这类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非常好。主要是依靠高压水的方式,长时间进行冲刷,或者采取震动的形式,在地基内部设置孔洞,并使用砂浆和砂石将其完全填满,确保整个桩体足够密实。这样一来,整个地基将会变得极为稳固。
        2.7 预制桩
        预制桩是提前进行生产,根据施工需要,计算出桩长,通过集中在施工现场或工厂等地进行大批量制作,完成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桩预制半成品,然后再用沉桩设备把预制桩打入地下,通过振入、压入等方式让桩进入土中,钢桩与混凝土预制桩是当前最多见的桩基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负荷承载力强,有着持久的应力,打入地下后,能够保持稳定性,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有着较多的应用,但是,混凝土预制桩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对施工区域地质产生危害,有一定的局限性。钢柱分为H型钢桩与钢管桩两种类型,一般会用到特殊的施工建筑中,依据打桩流程确定桩尖朝向,实施浇筑时,也要严格流程,从桩顶到桩尖做好依次浇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均明显扩大,而建筑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其预期使用功能,同样也会使人们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发挥基础性作用,只有正确认知其在建筑质量中的重要性,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地质状况,对地基建设方案进行合理化选择,进一步增强地基基础的施工稳固性,优化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并且与人们生活需求、居住需求吻合。
        参考文献:
        [1]夏一山,夏云驰,刘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1):166-167+170.
        [2]林煜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砖瓦,2020(09):147+149.
        [3]贾新军.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居业,2020(07):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