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韩雪姣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韩雪姣
[导读]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如何采取经济、有效、合规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水质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将水质分析工作的误差减小到一定限度,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应是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
        云南尚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如何采取经济、有效、合规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水质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将水质分析工作的误差减小到一定限度,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应是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对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检测;准确性
        引言
        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一部分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当前的环保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水资源污染的检测,是一项繁杂的过程,其系统性极强,实际检测过程中,若是受到内部或外部要素的干扰,其准确性与稳定性都将显著降低,从而失去参考价值,这对于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极其不利。可见,对这项内容予以探讨十分必要。
        一、水质检测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好地测量水质,需要针对水质的差别对水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结果,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将水资源按照用途进行划分。在对水资源进行差别分类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水质检测的指标。水质检测的指标是评价不同种类水体质量的衡量参数,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可以将水质检测的指标主要分为3类,分别是物理指标、生物指标以及化学指标。在对水质进行检测的时候划分指标的依据主要是水质指标的性质。但是在对水质进行详细分类的时候也可以将水质分为多种,仅仅是饮用水便可以具有100多种的水质检测指标,在进行水质检测的时候所采取的指标都需要严格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所制定出的饮用水质量评价硬性指标进行监测。
        二、影响水质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2.1类别要素
        水体的类别不同,其中的成分、污染物分布状态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行水质检测工作时,务必要从整体出发,明晰水质来源、污染源等因素,同时若是工业废水,还应当明晰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等,这样才能够更为有针对性地对水质予以检测。然而,当前在很多地方开展水质检测时,并没有全方位的探究水体的类别,致使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检测单位务必要做好水体类别的分析工作,以此来防范这类影响要素。
        2.2样品的运输以及保存
        当采集完水体样品之后需要经过运输以及保存到实验室进行水质的测试以及分析,在水体样品运输的过程当中,水体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发生一定的化学物理反应,从而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形成一定数量的沉淀物。沉淀物的形成会影响水体金属物质的测定。同时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容易发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采样器当中存在的附着物会对水样分析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水质检测的准确度,对此为了能够保证采用仪器的材质不对原水产生影响,不仅需要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运送样品,同时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测定完水质。在一些待测组进行检测的时候,为了能够保障原样本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当中加入保护剂。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水质分析的质量,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组成以及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保存方法以及保护剂。
        三、水质检测中常用方法
        3.1离子检测法
        离子检测法是当前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通常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是否存在氢化物。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会将相关的溶液或者被检测的水体放入到检测仪器之内,而在仪器的一端,加入氟化镧单晶并封闭,同时将氟化钠、氯化钠的溶液配置到特定的浓度,之后使用Ag-AgCl电极,将其配置为参考电极,形成了氟离子的选择电极,之后进行通电处理。此时可以根据当前整个液体内的相关离子参数和运行标准,实现对于所有参数的明确分析,并确定当前水体是否遭受了污染。
        3.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易挥发且不易分解的化合物的色谱技术。

常用来检测饮用水中胺类、挥发酚、农药残留等。国外最早出现气相色谱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James和Martin发明了第一个气相色谱检测器。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气相色谱法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如罗松等[7]利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
        三、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具体措施
        3.1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检测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水质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水质检测部门需要提高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与思政教育工作,针对水质检测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将人员教育培训的成绩纳入其绩效考核范围,不断激发检测人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此外,检测部门还需要组织人员对新引进的技术进行学习,并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在水质检测领域的优秀成功经验,与我国水质检测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弥补检测工作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有效提高水质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水质检测领域的繁荣发展。
        3.3更新与完善水质检测技术
        水质检测工作需要依据不同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循环系统的实际情况及检测特点,保证检测工作实施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强化用于水质检测的实验室基底的建设,运用现代化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水质检测的整体水平。通过运行自动化技术对相关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提高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保证基础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检测分发方法应用的标准性。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并组织岗位培训保证所有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检测技术,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使检测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区域内的水质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水资源治理的有效性。
        3.4创建高标准的管控机制
        基于实际情况来看,在落实水质检测工作时,由于管控机制完善度不够、标准较低的影响,致使整个检测活动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干扰,而这也使得水质检测成果的稳定性有所降低,准确性也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可靠性不足,可参考性不大。所以,检测部门针对此种情形,务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创建出高标准的管控机制,以便于水质检测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还应该着重提升各类检测设施的调试工作,确保其精度制订定时点检的制度,并做好精密仪器的送检工作。与此同时,在正式开展检测工作时,工作人员还应对检测环境进行优化,以保证工作环境能够达水质检测的要求。作为检测单位要制定责任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明晰到每个工作人员,在出现问题之后,以便于更好地追责,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准确程度。
        结束语:
        水作为生命之源,水质的检测也成为了人类身体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熟练地掌握各种检测方法才能对水质的安全性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在仪器的更新、检测人员的培养、检测方法及设备的改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满足当前形式下对饮用水水质质量的新要求,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提供更精确,更有效的检测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虹.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0,30(04):147-148.
        [2]谢海东,鲁海妍,杨晓文.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之我见[J].冶金管理,2020(13):21-22.
        3]曲静.关于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J].检验检疫学刊,2020,30(03):150-152.
        [4]周翔.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5):171-172.
        [5]陈芯蕊.提高污水水质检测准确性及稳定性的策略[J].数码世界,2020(05):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