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乐作品分析中的歌词理解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马艺萍
[导读] 摘要:声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学价值,歌词作为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声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歌唱者的音色美,并以歌词为媒介,实现与听众心理环境的连接,完成艺术价值的传输和音乐影响力的传输。
        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党建服务中心
        摘要:声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学价值,歌词作为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声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歌唱者的音色美,并以歌词为媒介,实现与听众心理环境的连接,完成艺术价值的传输和音乐影响力的传输。因此,在声乐作品分析中对歌词进行理解至关重要,是挖掘声乐作品音乐语言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声乐作品;歌词理解;文字意境;创作常识
        引言
        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它的价值在于声乐的情感体现,学习声乐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嗓子,熟练掌握发声技巧,声情并茂地演绎作品。人们分析一个作品大多会从创作背景、创作人物、作品结构、所属类别、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将音乐作品分析应用于声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作品,融入角色,做到人与音乐高度契合,完美演绎音乐。
        一、声乐作品分析中的歌词理解价值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目前,声乐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声乐作品分析中进行歌词理解可以有效挖掘声乐作品本身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文化基础和人类学基础,探究声乐作品的本质和声乐作品的艺术影响功能、文化宣传功能,进一步突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另外,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环境和艺术环境的建设,音乐会的召开比例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声乐作品分析中全面理解歌词内容,挖掘歌词的创作背景和歌词与声乐作品本身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听众的声乐文化素养,进一步传达音乐以人为本的艺术理念,深度感受音乐的非再现性与歌词的语意性,明确歌词对音乐的构思和构成的制约以及旋律对歌词内容的指引,充分展现声乐作品歌词的文学性、情感性和音乐性等属性。
        二、声乐作品分析中的歌词理解路径
        (一)把握主题,分析作品内容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自身声线特点、学生年龄段等来选择一首合适的曲目进行课上分析,还应该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分析流程。先从背景开始,再到作曲家风格,再到曲目特点和结构框架,最后进行曲目剖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身的曲目,在无形中学会分析,在每日的熏陶和积累中提高学习效果。例如《黄河大合唱》,是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一部多乐章的声乐套曲,该歌曲首演就引起极大反响。该曲由序曲和八个乐章组成,八章都在讲黄河,但却不是具体的黄河,而是借黄河演绎一个时代,展现了那个时代里中华民族的伟大,及中华人民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这一系列歌曲音调雄浑,气势磅礴,不仅仅在那个时代鼓舞着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也是现在红歌比赛中的热门歌曲。它号召中华儿女要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可以选择其中一首歌曲进行细致分析。如《保卫黄河》,这首歌先齐唱、后轮唱。齐唱和轮唱差异不大,却也应有层次。演唱时应有抑扬顿挫的感觉,高峰则需有低谷来衬托。这虽是一首雄壮的歌,但也有基本的结构,如发展和高潮。唱到“河西山冈万丈高”时应有跌宕感,唱到“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时应将游击队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表现出来。到三个声部时,层次分明,表现出伟大的人民如雨后春笋般站出来,彰显最终一定能够取得伟大胜利的气势。
        (二)设计演唱技巧,展现作品情感内涵
        声乐作品的词作者在创作时对于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声乐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要理解、遵照和完成这些要求,在表演中运用演唱技巧,更好展现作品的情感内涵。歌曲演唱的技巧处理一般包括歌唱语言处理和发声技术。演唱者要适应不同歌曲演唱的需要,一方面,按照歌词和音乐基调来确定咬字、吐字的方法,清楚、准确地唱出字词;另一方面,根据歌曲风格的不同,合理调节发声机能。

如在演唱时,变化声音的艺术处理(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色彩的变化)与演唱速度的变化处理是演唱者常用的手法。演唱者要根据歌词内容、旋律起伏、情节发展以及情绪变化等,合理设计演唱技巧,安排声音的对比变化,运用不同的音色来体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内涵。
        (三)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感知情感精神
        音乐作品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创作者自我情感的寄托,生活既是展现声乐作品的舞台,又是创作音乐作品的源泉,不同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极为珍贵且不可复制的情感意蕴,反映了创作者对当代生活的感悟及创作背景的关联。因此,在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过程中,声乐学习者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时代信息,就能够更深入、更透彻、更直观地了解到音乐作品中思想内涵,形象、立体地审视音乐作品中所展示出的人物和事件,最终以最佳的表现形式对音乐作品展开表达。比如,学习者在探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黑桃皇后》时,就要根据作品的简介资料和相关记载为依托,展开对作品的背景分析和了解。这首音乐作品中所塑造的酒徒形象,不仅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阴暗面,也展示了不择手段获取金钱的疯狂“社会现象”,而该首音乐作品中的音乐素材则由十九世纪俄国民歌音调和城市浪漫曲的发展和演化而来。声乐学习者通过音乐背景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才能够真正感知到其中民间音调悲凉凄楚的具体原因,才能够了解到其中催人泪下的情感内涵,最终实现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跟随着“曲中人物”百转千回的目的。
        (四)文字意境理解
        歌曲中都存在某种特殊意境描写,歌曲中的意境能够有效陶冶听众心灵,促进听者的心境能够跟随音乐进行想象,情感会伴随音乐高低起伏,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演唱者应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深刻感悟歌词意境,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较为深刻的印象画面,留下痕迹,通过自己的方式合理呈现歌曲,涵盖表情、眼神等,都应该不断挖掘,精益求精,并仔细推敲。演唱者不但是呈现意境的重要载体,也是意境中的组成元素,所以演唱者应该关注各个细节,完美展现歌曲意境。比如演唱《孤雁》过程中,演唱者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孤独大雁,控诉被人们破坏的环境。总而言之,歌词营造意境,意境突显歌词,准确把握歌词意境与内涵,对于演唱者具有重要意义。
        (五)融入情感,丰富情感体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认识某一首作品,而是应该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万变不离其宗,使学生做到无论如何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方法来了解、学习音乐作品。再者,每一首作品都灌注着创作者独一无二的情感,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时,势必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将情感注入其中,以此方可以感受到创作者隐含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逐步改善,人们对艺术文化的需求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声乐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学价值,可通过歌词内容理解、歌词背景理解、创作常识理解、文字意境理解和歌词隐喻理解,探究声乐作品的人文气息和艺术特征,充分识别声乐歌曲的诗性美和情感意境。
        参考文献
        [1]徐丹.分析声乐作品的选择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3):62-64.
        [2]吴海宁.基于审美想象的声乐作品演唱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5):55-56.
        [3]王铭.探讨音乐作品鉴赏与分析对声乐学习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9(12):61.
        [4]邢倩文.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培养分析[J].黄河之声,2019(12):62.
        [5]邢倩文.论声乐作品的情感处理与舞台表现[J].北方音乐,2019,39(08):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