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赵久峰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赵久峰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安全使用要求,越来越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我国的现代建筑上来,如高层房屋筏板及承台、桥梁、大坝、水电站及重型设备基础等。
        蒙阴东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安全使用要求,越来越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运用到我国的现代建筑上来,如高层房屋筏板及承台、桥梁、大坝、水电站及重型设备基础等。对此,需要施工单位予以重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及建设标准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并加大管理与控制力度,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引言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类型,其施工质量与建筑产品的使用安全性、结构稳固性、寿命耐久性密切相关。现阶段,随着高层建筑、大规模建筑的日益增多,几何尺寸在1m以上的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施工实践当中,并发展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展开探究讨论。
        1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构件厚度较大,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相比,表面上是构件厚度上的差异,但实质上的区别是两者产生的水化热有极大的不同。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内部温度降低较慢,表面温度降低较快,就会产生里表温差,如果里表温差大于25℃,那么在构件表面极容易产生拉应力,理论上来讲,当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则会导致构件表面产生温度裂缝。根据实际工程经验,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构件,在保证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往往还有抗渗等要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裂缝的控制要求定位也比较高。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点
        2.1控制裂缝
        为了实现裂缝的有效控制,施工环节必须做好水泥与砂石比例管理,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水泥反应阶段出现的热量。混凝土作业时可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膨胀剂用于调整水泥比例、水泥用量,以满足建筑物建设要求为基础,确保混凝土性能达标。必须掌握温差问题,不能忽视温差引起的影响。降低初始温度十分重要,是避免内外出现过大温差的前提。可以用冷水降温方法,控制表面初始温度。如果温差在25℃以内,可以直接拆模;如果温差超过25℃,需要使用相应的降温方法,温度降下后拆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控,负责温度变化监测,记录温度变化过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为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混凝土厚度非常大,混凝土易出现裂缝。
        2.2浇筑技术分析
        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要保障地面清洁与干爽。材料方面,需要结合现实需求与施工标准条件,把握浇筑技术要点,合理优化材料配置,选择与工程情况需求相匹配的水泥品种。做好浇筑材料的管理,选择合适的水泥与砂石比例,做好初凝时间的控制工作。骨料的比例按照工程体积情况确定,一般为80%~83%,否则很难达到最优建设效果。选择骨料的时候更倾向于级配优良、低线膨胀系数骨料。使用前认真观察表面,不应选择有弱包裹层的骨料,要控制好岩石弹模,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能顺利完成浇筑作业。如果有必要甚至需要人为适当延长凝固时间,让混凝土可以有更多时间能散热。通常,热量蒸发时间在3~4h。施工中为了降低温度,可以选择多种手段,但绝不能使用的方法是中途加水。浇筑作业进行时,需要选择分区浇筑与处理手段,严格按照规定流程与顺序工作。振捣需要秉承缓慢拔出、快速插入原则,这样才能保障振捣均匀性,提高混凝土密度。另外,混凝土凝固前需要认真浇筑,不可以出现中途中断问题。如果遇到意外无法完成,需要使用补救手段保障浇筑质量。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思路
        浇筑混凝土时,浇筑一层后振捣并继续浇筑新混凝土。此外,施工中混凝土供应、钢筋疏密、结构大小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浇筑混凝土需要用全面分层方式,也就是在第一层混凝土还没有彻底凝固之前展开第二层浇筑。该方法大多被用在没有过大施工面积的工程项目、工程平面。另外,分段分层施工方法也是常用手段,该方法从底层开始,随后一层层往上浇筑。

遇到厚度比较大的结构,这种方法的操作会遇到较大的麻烦。分层分段施工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不足问题。面对长度比厚度大的结构体施工,斜面分层施工是非常好的方式。从下往上浇筑,斜面坡度需要≤1/3。
        2.4合理配比材料
        配合比的设计要求为,充分保障设计强度,做好水化热问题的处理,确保混凝土可泵性、和易性达标,控制水与水泥用量。施工中所用的水泥必须是水化热低于32.5MPa的矿渣水泥,用量为340kg/m3水泥。作业时需要向混凝土中添加一级粉煤灰100kg/m3。大体积混凝土的粉煤灰掺和能节省大量水泥,并提升混凝土可泵性。因为矿渣水泥自身就有一定量惰性与活性的掺合料,所以必须做好施工细节管理,以免对工程安全性、稳定性造成影响。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养护质量控制力度
        加强养护质量控制力度,不单单要注重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还需注重工程项目养护工作,以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为基础,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详细记录,在后期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以施工方案、相关信息数据为分析依据,制定完善养护方案与措施,从而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3.2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为了保障混凝土性能稳定,减少裂缝问题出现的概率,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必须尽可的能控制在20℃以内。当然如果混凝土材料抗裂性良好,可以适当放宽该要求,一般在20~24℃。另外,为了可以准确且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状况,浇筑环节需要设置测温管,配合使用外部的测温设备。如果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规定值,必须及时制定应对策略消除负面影响。混凝土内外温差表现有4种常见形式:(1)外温比内温高,可以采用泼洒凉水的方式予以处理,这是一种成本很低且效果良好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必要控制好混凝土含水量;(2)内温比外温高,需要在浇筑环节设置冷水管;(3)正值温差,需要使用降温手段;(4)负值温差,需要进行保温,常用方法有铺设塑料膜、草席。
        3.3严控原材料自身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包括原材料自身质量,一旦施工单位忽视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就会使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并被应用,不仅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在后续中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对此,还需引起相关部门与人员重视,能够在原材料采购、运输、应用等各项工作环节中严控原材料自身质量。结合工程的特点采用标号较高热量较低的水泥,如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5~31.5mm的碎石,以减少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
        3.4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抗裂性不足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诱因。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浇筑完成后需要在浇筑面表面设置抗裂钢筋网片。抗裂网片是控制混凝土收缩量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预防收缩裂缝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该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强度,确保工程更加良好的安全性。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不足,这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并做好相应的养护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混凝土收缩和裂缝预防措施,如此才能保证工程良好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干.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74-75.
        [2]李静.混凝土浇筑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6):55-56.
        [3]高晓.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5):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