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雷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陕西西安 710082
摘要: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一个重要部门,他可以保证民航系统安全运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被引入到管制系统中可以帮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首先,通过一定的方法识别系统中的风险源;其次,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判断系统的风险;最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对系统中的重要风险源进行控制。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理;过程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
1.引言:
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控制系统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控制系统的运行风险,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首先,借鉴过程方法的思想,从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潜在风险源集合。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最大偏差法相结合,建立了风险识别模型,并在算例中分析了控制系统中风险源的风险程度,识别出需要监控的风险源。其次,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控制系统的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从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角度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并采用改进的重要性和性能分析法(IPA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系统安全的重要风险源。针对重要风险源,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和选择控制措施的优化模型。
本文采用过程法的思想,建立了一套潜在风险源集合,较好地保证了集合的全面性。模型的建立充分考虑了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计算过程和结果中实现了定量要求。通过实例验证了风险识别模型和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体现在各行各业,其中民航业也保持着非常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民航局网站公布的数据(1),2013年中国民航业旅客周转量和货邮周转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总量也继续保持了很好的增长。然而,从全球角度来看,2014年是民航业的灾难年。2014年,共发生10多起空难,近1000人伤亡。以下是2014年几起重大飞机坠毁事故的统计数据:
虽然从每百万死亡人数来看,第一种交通方式是摩托车,49人,其次是自行车和汽车,分别有34人和6.7人,而民航运输只有0.1人。因此,在安全方面,航空旅行仍然是各种运输方式中的首选。然而,鉴于民航事故具有突发性、高舆情、一次性人员伤亡大等特点,注定了人们对民航运输安全会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显然,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民航的核心工作之一。然而,随着人们出行越来越多地选择民航,对民航的安全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这导致了许多问题,如航线拥堵、航班延误,甚至出现飞行事故或事故症状。
通过查阅历年民航安全事故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民航业发展初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理因素,如飞机本身或相关运行保障设施故障,事故发生率较高。然而,在现代民航业中,控制系统问题已成为民航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来说,人们一般把重点放在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上。也就是说,在民航发展初期,安全管理工作是围绕着“事后”的思路进行的。然而,这种思想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控制操作系统对安全管理的需要。这对民航安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好以下问题,已成为民航安全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事前管理”为核心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因此,现代安全管理正逐步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防管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社会和民航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民航的安全运行。
为了适应安全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国际民航组织于2001年11月通过了《国际民航组织公约》附件11(2),要求各成员国建立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是一个能够有效控制系统中的风险,并将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到系统中以实现安全目标的所有要素的组织,具有明确的系统安全管理模式(3)。从现代安全管理的角度看,SMS具有预防为主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控制系统等复杂系统。科学地建立和实施短消息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前的潜在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大大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短信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步骤,有效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从而主动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有关附件和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文件的要求,成员国国内空中交通管制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在此背景下,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被动“事后”管理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安全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风险进行主动的事前管理,通过有效识别系统中的风险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风险评价的手段从依靠经验的定性评估逐渐转变为科学 的、定量的评价,通过适当的数学模型对管制系统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可以有效 地提高结果的精确度,准确控制风险等级;三、风险控制措施越来越符合本国、本单位 的实际情况与要求。
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风险识别方面,国外学者Wen-Kuei-Lee等(4)利用模糊语言展开法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对危险源的风险程度、重要性和触发频率进行评价。Fracconegc和volovoiv等人(5)介绍了模拟模型的发展,并利用该模型对空中交通进行了调查,进而对潜在的危害进行了定量评价。Smith B e,de jonghh,everdij MHC等人(6)利用结构化头脑风暴法,提出了一种识别航空业潜在风险源的综合方法。
在风险评估方面,Lucio-Flavio-vismari等人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随机Petri网(fspn)的风险评估方法,为评估空中交通安全状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离散事件仿真建模工具。Fabbri L.和Contini S.(8)总结了欧洲项目的研究成果,试图探讨如何独立评估与风险评估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影响,旨在探讨同一实体下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约翰上尉Mimpriss等人(9)认为更复杂的情况可分为基本部分和随机部分,并将概率论引入随机部分,从而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Janice】通过对多年航空事故的分析,找出了造成事故的各种原因,并运用各种方法对民航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Leez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和风险分析原理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在风险控制方面,pasquinia和pozzis介绍了欧洲监管体系消除系统风险的要求,并探讨了应用一定的预警和监控技术来实现这些要求。Brooker pj13]认为作为航空系统的一部分,管制系统和空域结构最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模式,并提出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冲突判断模型。徐月玲^ 14]探讨了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揭示了应急安全关键组织的影响因素,为航空工业提供了实用的应用方法。
3.2国内研究现状
在风险识别方面,国内学者张兆宁、刘炳文基于过程方法分析了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以作业过程为辨识的基本要素,构建了控制系统潜在危险源集合,并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采用了改进的雷达图法。杜红兵、王学立采用流程图和鱼骨图的方法,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对机场管制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顾正兵、周元、贾琦介绍了空管单位的风险识别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花迎春、 邹葆华阴等讨论了对危险源进行描述的方法和识别的流程,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了识别。介绍并总结了风险识别的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空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4.结语
本文在建立风险源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控制策略时借鉴了过程法的思想。从控制体系运行过程的角度对潜在的风险源进行筛选,并对风险源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最大偏差法建立了控制系统的风险识别模型,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区间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控制系统的风险评价模型,改进了重要性和绩效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指出了重要风险。
参考文献:
1) 唐慧.浅谈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2019(4)
2) 吴艳琴.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多模式应用与探索,2019
3) 张颖. 新时期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新趋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