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期   作者:张哲源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
        张哲源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土保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等一系列新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水土流失依然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关键词:土壤修复  污染  因素  水土保持  治理措施
        1.前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迫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使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生态问题频发,在一些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的水土保持修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此情况下,只能在施加人工辅助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2.1化肥、农药污染
        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样不仅会对农产品产生一定的污染,还会对土壤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虽然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当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会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如果使用的量过多或者是长期使用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土壤自身的肥力,还会使农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降低。
        2.2 放射性元素污染
        随着核技术的快速发展,核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科研领域以及工农业等领域,这样就会增加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层当中含有地核实验之后产生的气体,气体当中是含有的散落物会通过自然降雨或者是刮风飘落等途径进入到土壤当中,并且被土壤所吸附,这样土壤当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就会随着增长,所以土壤当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元素残留时间越长,对生物链和食物链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3 固体废物污染
        土壤的固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的固体废物以及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人们将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随意堆放在土壤上,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就会增加土壤当中的重金属活性。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会使用地膜将其复盖,如果使用完成之后不能进行及时的回收处理,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3.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原则
        第一,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措施的原则。由于中国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大,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很大。由于地区差异,在进行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项目时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措施和方法。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以确保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第二,全面恢复原则。在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有必要对此工作有长远的眼光。只有基于全局的长期修复工程才能保证修复工程的有效性。第三,经济原则。为了进行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应采取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在恢复过程中,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可能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

因此,在选择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措施时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
        4.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4.1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首先,需要加强对土壤污染来源的控制,加强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在时间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区域的土壤进行治理以及修复处理。通过相应的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增加工作人员土壤修复的经验,这样就可以对更大范围内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以及治理。同时,还可以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种植森林或者是非食用性的经济作物,避免在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食用性作物。对灌溉区域的污水进行科学的治理,加强对灌溉区域污水的监测以及管理,及时了解污水当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以及污染物的成分,有效防止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质进入到土壤当中。其次,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当中可以增加有机肥,有效提升土壤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提高土壤对于重金属以及农作物的吸附能力;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农药以及化肥的化学用品的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农用化学产品,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农药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次数,研究新形势的农用化学产品,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当中避免使用含有剧毒或者是高残留的农药。
        4.2 提高人们生态意识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促进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工作,提高生态恢复效率。生态恢复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发现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们逐渐接受这一观念,并积极参与土壤修复和水土保持。因此,有必要做好宣传推广,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接受新的科学思想,有效减少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
        4.3使用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恢复的理论和原理为水土资源生态恢复提供了基础。土壤恢复及水土保持治理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生物和环境因素,自然遗传规则,物种共生,互惠,竞争和对抗的主要特征和自然素质。并且它被广泛使用。依靠自然的力量进行修复。此外,有必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恢复繁荣,分享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并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和植物条件采取环境恢复措施。
        4.4开展生态修复技术
        随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森林植被破坏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及水土流失现象,相关部门想要从根本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治理,可以考虑从退耕还林、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方面进行入手。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坚决杜绝非法开垦林业用地;其次,在相关农村地区进行保护林业资源的宣传活动,从根本上提升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第三,对于粮食种植用地方面,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可以考虑增加对于农家肥料的使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土壤污染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日益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只有保证土壤修复及水土保持与生态优化工作的和谐性和统一性,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土壤修复,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松柏.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2(11):304
        [2]王婷,常高峰.重金属污染土壤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7(1):5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