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韩忠龙
[导读]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韩忠龙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100044
        【摘要】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安全管理要求,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水平和效率。本文分析了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建议,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统计分析、信息孤岛

        正文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是不断发现安全生产问题、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1],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随时跟踪和多维统计分析,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基础。
        一、传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经验影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水平
        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往往会受到检查人员的认知、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结果。不同人员受以往工作经验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对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存在差异:如有的人能够很好地贯彻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原则,进行隐患跟踪;有的人则以发现安全隐患为目的,而不进行隐患的跟踪整改。此外,对于同一个施工现场,专业能力强的人能够发现脚手架搭设不规范、设备接电线不正确和吊装作业违反“十不吊”等较深层次的安全隐患;而无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仅能发现施工垃圾等文明施工方面的隐患。
        我们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完整和标准的隐患排查治理流程,规定各个流程节点的必要动作,从而避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统一、不规范;信息化技术还能够结合安全隐患数据库,为检查人员提供安全检查支持。检查人员利用信息系统输入安全检查的关键要素后,信息技术能够推送与该要素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典型隐患,方便检查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隐患,使专业人员工作效率更高,使非专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迅速提升。
        (二)安全隐患动态管理和统计分析存在困难
        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施工现场不断变化,安全隐患较多,给安全隐患的动态管理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情况下,安全隐患较多通过纸质安全隐患整改单或者电子安全隐患整改单的形式下发给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跟踪,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管理效率不高;特别是当安全隐患较多时,很多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地整改和跟踪验证。
        想要实现安全隐患的动态管理,必须引入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技术能够轻松地跟踪隐患,实时显示所有安全隐患的状态,及时要求责任人员进行隐患整改,及时通知验证人员进行隐患的复核关闭,还能够对到期未整改安全隐患进行再通知、再提醒,不会出现安全隐患未跟踪整改和安全隐患数据丢失的问题。
        (三)数据统计分析费时费力
        传统隐患排查治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隐患的统计分析费时费力。传统情况下,想要对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需要逐级收集整理安全隐患,并逐级上报汇总,费时费力。此外,传统的安全隐患统计分析存在安全隐患统计疏漏和同一隐患重复统计的可能性,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参考价值大打折扣。其次,收集整理的隐患往往需要专人耗费精力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且分析结论受分析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项目所有参与单位在线进行隐患上传、整改和验证,自动形成了电子化的安全隐患台账,完成了安全隐患的统计汇总工作。信息化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根据系统设定好的分析方法对安全隐患进行各个维度的分析工作,给出相应的分析结论,既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还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公正性。
        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的策划
        (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很多企业也开发了自己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这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有的较为实用,有的则不易操作,使用率不高[2]。
        因此,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主要了解国内外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化技术能够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实现的功能。其次,还要了解同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特别是要关注这些信息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较好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在开发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时能够进行吸收学习其他单位的良好做法,避免重蹈其他单位的覆辙。


        (二)充分掌握本单位隐患排查治信息化的需求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一定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切忌脱离实际情况。在做好外部市场调研的同时,也要重视内部需求的调研工作,调研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成败。内部调研要对不同角色人员进行调研,如领导层、安全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也要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调研,如总公司人员、总承包项目部人员和承包商人员。要充分了解不同角色和层次人员的真实需求和传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痛点。
        通过充分的内部调研可以全面掌握本单位人员对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的要求[3]、顾虑和想法;还可以博采众长,避免出现纰漏,再结合外部调查情况,即可初步确定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的架构和总体要求。
        (三)采用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式进行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总结为两种模式:一是全面铺开、版本迭代式,即所有功能同时开发完成后形成第一版本,随后投入测试,对于测试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形成第二版本,逐步完善整个系统;二是逐一开发、逐一迭代式,即先就一个功能或子系统进行单独开发,并对其进行单独测试和修改,待其基本完善后再进行第二个功能或子系统的单独开发、测试和完善工作,逐步建成并完善整个系统。两种开发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开发模式耗时短,但存在系统底层构架、结构和工具运用错误需要重新开发的风险;第二种开发模式耗时稍长,但若出现系统底层问题可不比全部重新开发。
        隐患排查治信息化系统应采用第二种模式进行开发,采用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式将每一个功能都做好,不急于上线测试,务必将每个功能的成品直接呈现给使用人员,而非将半成品交给使用人员,以便使用人员快速接受新的事物,便于信息系统的完善更新。
        三、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要保证易用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预期的功能,对于隐患排查治信息化系统就是要实现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等一系列的功能。但是功能的实现仅是系统成功的最低要求,要想使使用者真正愿意使用该系统从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还必须要求系统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符合日常的操作习惯,即具有较好的易用性。只有较好的易用性,贴近使用者的日常工作习惯,才能够使人们愿意使用该系统从事管理工作并提出不断改进的意见,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否则不但不能减轻使用者的工作压力,反而会成为使用者的负担。
        对于隐患排查治信息化系统,易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传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贴合度高,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就能够熟练使用各项功能;
        (2)不需要输入太多的内容,只需要输入关键字,系统就能给出合适的参考,甚至能够将其他信息一并填写;
        (3)能够实现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各环节的通知提醒;
        (4)对于系统中的数据要便于检索和保存,能够根据一定的要求形成各类的统计图表,不需要人工分析。
        (二)不搞重复建设,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由于我国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前,很多单位已上线了办公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在开发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已有系统对新建系统的影响,避免功能重叠,如人员管理模块可直接使用办公系统中的人员功能,也可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作为办公系统的一个子模块,避免多个系统多个账户,多次登录。
        此外,就是要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汇集工作,要与办公系统的考核功能挂钩、与工程管理系统的危大工程管理功能挂后,向其推送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可以从工程管理系统读取危大工程的数据,及时向管理人员发送检查提醒关注危大工程作业,以便更好的利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关数据,避免形成信息孤岛。
        四、结语
        信息化技术是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信息化计划在数据统计分析和消息提醒方面的优势,做好内外部调研工作,采用科学的开发模式,重视系统的易用性和信息数据处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忠昌,苏静.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化和信息化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5):192-195.
[2]幸福堂,袁策凤,蔡竹.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构建[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6):51-53.
[3]张洁.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策略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09):33-35.


作者简介:
韩忠龙(1988.5-),男(蒙古族),北京市,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