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239000
摘要: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过程中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最终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样本是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100名师生的血液检验为例,采集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将标本分为3组,每组均采用不同的血液处理方式,A组标本在取样半小时内开展离心、生化指标检测工作。B组标本取样半小时内实施离心,离心后放置于4℃环境下进行保存,保存24小时后实施生化指标检测工作。C组有标本在取样后直接放置在4℃环境下进行保存,保存24小时再进行离心、生化指标检测工作,对比3组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A组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更接近于参考值(P﹥0.05),B组、C组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参考值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为了避免血液标本生化指标出现变化,需要在第一时间处理新鲜的血液标本,若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需要尽快对标本进行离心以及冷藏处理,防止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影响效果
生化检验属于临床常用的医学检验策略,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生物方法检测人体中各项生化指标,依据检测结果判断人的身体情况,但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疾病诊治效果,所以在血液标本处理过程中,需要选择正确处理方式将影响血液成分不良因素降到最低,确保取得可靠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1]。现阶段临床应该对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引起重视,由于临床所使用的血液标本量较大,所以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因血清分离、检测不及时,可能会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对3种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希望为有关人士进行有价值的参考,具体报道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来源于我院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100例师生,抽取其血液制成3份样本,入选的师生资料具有完整性,且师生了解此次实验的目的,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免疫功能异常、凝血障碍、中途脱落实验等资料。100例师生一般资料数据如表1所示,此次研究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00例师生均进行生化检验,具体应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液,收集的血液一共为12ml,将血液标本分为3份,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措施,分别将其命名为A组、B组、C组,A组离心与生化检测工作要在半小时内完成,B组离心工作在半小时完成,但是生化检测过程中在24小时后,在检测之前应将标本置于4℃环境中。C组标本的离心与生化检测工作均在24小时后,标本保存环境的温度在4℃。
1.3观察指标
观测的生化指标主要有总胆红素、清蛋白、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PS.23处理本文资料,生化检测指标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结果表现为±标准差,组间数据是否存在差异以P值进行判定,P﹤0.05证明组间存在差异。
2.结果
检测结果中,A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数值与参考值相似(P﹥0.05),B组、C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数值与参考值差异较大(P﹤0.05),数值具体如表2。
3.讨论
临床上,血液标本的生化检测是诊断与鉴别患者病情的主要方案,通过相应指标的检测,可以分析患者可能伴发的疾病种类,如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患者可能会伴发心功能不全、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疾病,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血液标本质量,否则会导致生化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出现疾病误诊、漏诊的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更符合预期参考值,所以应该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及时进行送检、离心处理,否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生化成分出现变化,B组、C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参考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仍然在可控范围内,所以如果样本量大,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应该在合理温度下进行储存,并尽早完成离心、检测处理。
综上所述,临床为了避免不合理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应该尽快开展标本离心与检测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学琦.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8,(13):274-275.
课题: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20A1003;KJ2020A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