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忠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轨道交通支队 上海 200011)
【摘要】在当前,我国城市交通不断完善,轨道交通也成为了交通发展的利器,遍布在我国的各个省市中。但是在城市中,轨道交通承载的流量大、站点众多、同时车站空间比较狭窄,容易造成火灾的出现,这就给人员疏散灭火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容易产生群死群伤。因此,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采取有效的火灾救援对策,不断提高灭火救援的针对性,加强消防演练,做好防火和灭火。
【关键词】特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隐患;灭火救援
一、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客流量大
这也是导致难以安全疏散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随着特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其轨道交通客流也持续增加,并且一直在刷新之前的记录,在一些换乘的通道、地铁车站和各个进出口位置,在高峰时间段中,可能出现一些拥堵问题,加大了消防疏散压力,在产生火灾以及其他的突发事件下,十分出现拥挤踩踏等人为灾害和行为,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
(二)建设运营中存在着安全风险
在一些换车车站中,尤其是地下换乘车站中,其路线和工期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使得率先建成的车站已经投入运行,但是还有的仍然在建设中,虽然属于同一建筑体,但是其消防系统属于分别独立的,并没有充分的联动效果。
(三)不同突发事件风险堆积
在最近几年中,对轨道交通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不断堆积,一些个人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也不断增加,比如违章动火和吸烟,同时也有乘客会携带易燃易爆等等违法物品,这些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地铁交通的安全运行。
(四)运营环境差
运营环境差也是造成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地铁轨道交通中,因为一些轨道的兴建时间很短,在当时的技术和发展条件的限制下,这些设备的质量和水平和当前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针对一些特殊运营线路,在建设中会受到地形和工程设备的影响,十分容易出现故障,同时因为轨道交通是常年持续运作的,一些消防设施以及其他的轨道设施都是一块运行的,难以停运进行大修,这就导致了消防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灭火救援方式问题
在当前很多城市中,尚未构建综合性的演练机制,同时也没有专业的进行地铁灭火救援的队伍,在灭火救火中,依然是靠地铁周围的属地消防队,但是这些消防队应用的照明设备和移动排烟设备等等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训练和装备薄弱,无法符合轨道交通救援的需要。同时,超常隧道和大盾构等等也给消防部队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灭火救援对策分析
(一)地上区间、车站灭火救援
1.地上区间
受到铺设形式的限制,在地上区间中,人员十分集中,并且疏散缓慢,救援人员也无法直接抵达受灾的位置,这就提高了救援难度。在救援中,需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准则,在救灾之前,必须要确保轨行区域中已经断电,确定没有其他的危险,并且在知情人员引导下到达轨行区,比如区间列车产生火灾时,需要带着携带破拆工具和水带等等设备进入到受灾位置,从上到下或者是从最近车站铺设水带开始灭火,在高架区间的下方,需要安装一些气垫等等辅助救援装备。
2.地上车站
在轨道交通中,其地上车站多数都是集中在城市干道位置,人员多而密集,救援车辆可以到出入口位置,同时因为本身空间大,通道多,具有良好的救援条件,因此,救援人员可以从车站楼扶梯达到车站主体中,其中,站台、站厅以及设备区等等是重要的灭火救援区域。
3.灭火救援注意问题
在总队指挥中心中,需要整合第一救援力量,并且召集抢险救援、高空救援和罐车等等,上报到市局指挥中心处,并且让水、医疗、交通等等做好准备工作。救援人员在到达车展前和轨行区时,需要掌握解救援位置有无断电,并且救援小组需要一组三个,保证充分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当时情况,带上二节拉梯、单杠梯和水带等等,从疏散人员少的地方到轨行区,同时充分使用列车和轨道车站中的伸缩梯、缓降器以及灭火器等等。在救援区域中,需要设置安全观察哨,在产生异常情况之后能够立即报警,让救援人员可以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人员伤亡。
4.灭火救援重点
高空救援,救人为主;做好防护、装备配齐;掌握是否断电;择便择轻选择器材破拆;灭火选择就近用水;仔细搜索救援区域;及时疏散他人。
(二)地下区间、车站灭火救援
1.地下区间
在轨道交通构造中,地下区间主要是构筑物,容易受到外部条件和规划等等影响,导致长度不稳定。地下区间一旦产生消防事故,救援的通道少、被困者多,面临着很大的疏散难度,在救援人员达到之后,因为空间狭小、能见度低、很难排烟等等,导致救援压力很大。按照紧急避险需要,在区间隧道中,轨道列车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开向就近车站,从而能够方便疏散人员,实施灭火救援,如果因为特殊事故无法靠近车站,那么需要救援力量做好好交通运调中心的沟通,获得车辆位置信息,从而选择最近的救援车站,从消防通道或者出入口进去,在区间断电或者是没有其他危险的状态下,可以从事故隧道进去。
2.地下车站
在轨道交通构造中,地下车站常常是在城市干道附近,并且人员集中,方便救援车可以快速到达车站出入口。按照规模设置层数,保证至少两个的地下车站出入口。在地下车站中,人员难以疏散、被困人数多、救援通道少、烟热量大等等,这些都加大了疏散难度。在救援队伍出发之前,需要充分和轨道交通运调中心进行联系和沟通,获得车站位置,并且在到站之后能够根据图纸资料就近选择消防栓,对排烟情况进行观察,咨询现场人员,同时和轨道工作者一起,进入到车站主体中。一般的灭火救援位置是站台、站厅、设备区和夹层。
3.灭火救援注意问题
在总队指挥中心中,需要充分调集第一救援力量,并且上报到市局交通、指挥中心、电、水和医疗等等单位中,使其做好救援辅助。着急抢险救援、排烟、通讯指挥水罐、充气、照明等等装备,迅速赶到现场。在救援人员到达事故车站之前,需要将附近水源占领,并且对车站的消防通道、送风口、出入口等等进行排烟情况的观察,掌握车站人员被困的情况,获得人员被困的位置,同时判断非消防电源有无断电、是否启动了消防设施等等,从而给救援工作做好准备。在进出口位置设置一定的人员进行登记,在到达车站之后,需要保证每个主体救援小组至少三人组成,并且配齐通讯、防护和照明等等设备。在一些烟雾大的状态下,需要保证救援小组中间充分的通讯联系。在第一救援小组中,需要在地上贴发光导向绳,并且明确起火位置,侦查火情情况。尽量先使用车站中的灭火设施,随身带着破拆装备,在人员疏散的出入口位置,需要设置送风机,在进入车站之后,需要第一时间进入到车控室,对消防设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水枪阵地布置中,需要选择那些容易撤离和转移的楼梯位置,除了灭火和自救之外,需要对用水进行控制。在站内,设置完善的防火分隔设施,并且消防专用通道包含着消防水源,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以将其作为进入和撤出的通道,同时,在进入和撤离位置,需要按照接应人员和安全观察员。
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灭火救援实例分析
案例:2011年9月27日14时39分,轨道交通10号线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内发生列车追尾碰撞事故,市应急联动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派外滩、复兴、车站等16个消防中队共52辆消防车、50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处置,成功疏散救出800余名乘客。事故造成轨道交通10号线停运,271名乘客受伤送医治疗,无人员死亡。
处理对策:(一)快速响应,科学调度
事故发生后,总队迅速启动轨道交通灾害事故处置预案,立即调集指挥、通信、抢险、保障等消防力量赶赴现场救援,并依托市应急联动中心指挥平台加强与轨道交通COCC的信息联络,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了“多点调集、两端集结、双向救援”力量调度措施。同时,提请市应急联动中心迅速调集公安、医疗救护和申通集团等相关处置力量前往现场协助处置。
(二)迅速展开,有序疏散
14时49分,辖区外滩中队到达豫园站,经向车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得知隧道内发生列车追尾碰撞事故但未发生燃烧以及严重挤压变形,内部有大量人员亟待疏散和部分伤员被困待救等情况。指挥员立即组织攻坚队员携带破拆、照明及救生器材,进入隧道奔向事故点开展救援,并预留好队员做好后续增援力量的接应。到达现场后,攻坚队员立即通过喊话、交流等方式安抚乘客情绪,有序组织乘客通过紧急疏散门疏散撤离,防止人员拥挤摔倒造成踩踏等次生灾害。
15时04分,总、支队全勤指挥部相继到场,立即成立现场作战指挥部,协调属地公安部门对豫园站、老西门站周边实施警戒,指令车站开启送风系统向事故点送风,创造良好的救援环境。并制定了“双向营救、轻装快行”的救援方案,在豫园站和老西门站设段指挥点,指挥参战力量以中队为单位组成救助单元,一次性携带必备的破拆工具、担架、照明灯等器材进入内部救助人员。
(三)救人优先,科学救助
现场作战指挥部坚决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事故现场按列车划分成车内、车外4个战斗段,并把优势兵力进行2、4、6人编组,实施包干救助,即:一般伤员两人搀扶,担架伤员4人抬行,较重伤员4人抬行外加2人引导保护,确保每名伤员得到及时科学救助。针对部分乘客受伤或突发疾病失去行动能力的,组织专业救护人员进行先期救治后转送120救护车;对部分外伤人员利用消防急救箱进行止血处理并安排人员搀扶至安全区域。期间,共用担架救出人员60余人。
(四)清理移交,快速撤离
现场作战指挥部在现场处置力量充分到位的情况下,为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分批下达撤离命令,逐步恢复路面交通。
15时52分,现场最后一名伤员被救出后,指令除辖区中队留守外,其他消防力量相继撤离现场。
16时53分,辖区中队完成清理和留守监护任务后归队。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对而出,轨道交通的消防安全将会涉及到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不断的去完善技术的规范和管理所存在着的缺点,从而尽快的出台相应的规范要求,研究专用的轨道灭火救援的消防车辆和一些配套的设施,进而可以在和基础上能够技术以及高效的去处置轨道交通的各种灾害事故,并且选择出一些有效的评价指标,从而做到有力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系统刍议[J]. 樊济浩,刘智清. 山东工业技术. 2017(05).
[2]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设施现状与建议[J]. 杨君涛. 现代职业安全. 2019(11).
[3]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消防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 吴妙艳. 工程技术研究. 2019(15).
[4]城市轨道交通灭火救援要点解析[J]. 喻开拓. 安全与健康. 2018(01).
[5]城市轨道交通消防电话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张晓波. 自动化应用. 2017(05).
[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防汛设施机械自动化研究[J]. 田二亮. 隧道与轨道交通. 2019(04).
[7]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 盛博龙. 江西建材. 2017(13).
[8]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水消防问题的分析[J]. 陈逸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