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才
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服务中心
【关键词】 高校校园 后勤 车辆 安全 管理
【引言 】 国家对于运输车辆的管理,无论是小小的电动自行车,还是小汽车、大客车、大货车、工程专用车、医用警用军用等特殊车辆,均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了专业管理职能部门,无需赘述。本文试图就教育领域的“独立王国”——高校校园内的车辆安全管理,提出些许愚见,供广大同行参考,以期为我国平安校园的建设,确保高校校园的一方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校承载着国家高等建设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与国家、名族的兴衰紧密相连,作为高校运行的“大动脉”——高校校内车辆,其安全性能的科学、规范管理,关乎高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及学校乃至国家的稳定大局。
一、高校校内的车辆及其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家实力、国民生活水准的大幅提升,以及“独生之女”踏入高校校门,高校校内的车辆日新月异,为忙碌、充实、生机勃勃的高校校园,浓墨重彩地书画了一笔。作为“天之骄子”消费得起且便捷的“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蜂拥高校校园。马路边、广场上、家属区、教学楼学生宿舍旁,停放的“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车”山“车”海,气势恢宏。高校校内的马路上,特别是上课前下课后,这两轮机动非机动,往来如梭,燕雁飞荡,似铁流“勇往直前”;似铁骑,“只争朝夕”……快节奏的两铁轮,人头攒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之中,安全隐患重重。
本不宽阔的校园马路,小汽车、送货卡车、校园基建工程车……即使面对“马路杀手”式的一道一道隆起马路面数十厘米的钢铁或橡胶减速带,在没有电子监控的路段,也不可阻挡其滚滚向前的澎湃热情,呼啸而来,绝尘而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尽管“一带一盔”,这里仍乃“罗布泊”。
如:公元2020年武汉某高校的凌晨,一清扫马路的环卫工,被一“匆忙”的货车带倒在马路上、血泊中……
二、高校校内的车辆安全人性化、科学管理对策初探:
1.“管”中一“盔”,普法跟进
高校校内车辆的管理,必须依法跟进。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生力军,遵法、守法、甚至身先士卒普法,是国家和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而占校内绝对“人口比例”的大学生,其车辆使用安全,于校、于国、于己都是重中之重。国家倡导的“一带一盔”的“盔”的普法教育,应及时走进高校校园。就笔者生活、工作的高校、以及兄弟高校工作往来的经历而言,高校内大学生的电动自行车戴盔率几近为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大学校园内、在享受国家高等教育的当下居然车辆使用安全意识如此低下,一旦步入社会,后果如何,不言而喻。
车辆安全普法教育,既是高校大学生人身安全的需要,更是国民素质提升的时代客观要求。
2.淘汰管理滞后且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的车辆管理方法
校车辆安全的管理,各大高校都动了脑筋、想了办法、花了精高力,但仍存在“守株待兔”的方式方法,管理成本高且效率低下,也有损校园的美丽与文明之嫌。如除高校保卫部门的职工外,再雇请大量保安值守重要路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色大盖帽”满街站的景象,在高校校园的马路上遍地开花,仅仅不同的是白色大盖帽变成了黑色“宝盖”帽。有的高校更有自己的“高招”,在马路上,连续安装“丰满”的金属或橡胶减速带,特别是繁华的路段,仅数十米就“一带”。这种“一路数带”,但凡“飞得太低”的车辆有一定的遏制减速;或心疼“爱车”的司机,可能会见“带”减速。但如“例外”,减速带并不一定达到“带一脚”的效果,车辆行驶和行人安全,并非得到有效的保障。笔者建议使用“电子眼”及附属显示屏限速管理校园车辆,或与国家交警联网限速依法处置和人性化管理:高校保卫部门对违规超速三次的车辆一定时间内拒绝驶入校园;超速三次以上者送辖区交警依法处置;对限速范围内的车辆,在电子显示屏人性化地表扬。如武汉某高校,限速显示牌为机动车限速(30Km/h)范围内行驶的车辆一路“点赞”等等之类。至于损车损路的“一路数带”和制服保安,能消则消!
3.“电驴”上牌,无牌禁止上路
被大学生戏称为“电驴”的电动自行车,其廉价、便捷、快速的特性,深受广大高校学子的喜爱。但也因校方的管理疏忽,如上所述的“无盔”和“无牌”,潜藏巨大的安全隐患。“无牌”电动自行车,无论是车辆的遗失,还是车辆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追责,均无法依法进行。无论是车辆所有人的经济损失,还是车辆所有人的人生安全,都没有法律保障。作为高校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动自行车首先必须依规上牌。无论是“无牌”车辆,还是“无盔”车辆使用人,必须依法处置。切不可将高校变成了“无牌”、“无盔”的“乐园”。
4.规范停放,集中充电
既然电动自行车或“共享单车”,能为高校广大师生带来廉价的便捷,深受高校学子的喜爱,亦如其它车辆,高校校园管理方在认同、默许其存在的同时,应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除规范其行驶行为外,更要规范其停放、及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等使用行为。我国高校校园的基础建设,绝大部分均未“预测”到车辆的迅猛发展,即使当下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的建设,很少“预见性”地建设地下车库。这为高校“停车难”埋下了隐患。在目前有限的地面,“挤”出一定空间用作车位,让忙碌的车辆有一个安稳的驻足之地,需要高校后勤保障保卫部门,群及群策,刻不容缓。而有了这宝贵的驻足之地,科学使用,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是高校校园管理方的重要课题。笔者建言:依照不同区域,划定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车位,口头、书面一定次数纠正违停无效,可采取联合交警依法处置。至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则划定一定区域集中进行。
5.联合交警,法律治校
高校的保卫部等后勤保障部门,对于车辆的违规违法行为,处置能力很有限度。其最终的定责、处置、善后,最终执法权在交警。交警与法律,是高校后勤车辆安全的最大保障。交警走进高校校园,势在必行。
总之,高校校园内的车辆管理,作为高校校园管理的保卫部门或其它后勤保障等职能部室,必须依靠国家交通执法部门,对高校校园车辆依法管理,不可因为高校的科研、教学的特殊属性而“独立”于社会其它企事业之外,而将其车辆的守法规范行为“独立”于国家的法律之外。确保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高校校园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