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及投资风险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王虹舒
[导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市政建筑类工程,用于保障居民生活,塑造居民优质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发展,有助于城市整体发展。以经济管理视角为出发点,加强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效能,促进市政建筑工程处于稳定发展局面,增强市政建筑工程资金周转能力,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王虹舒   30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市政建筑类工程,用于保障居民生活,塑造居民优质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发展,有助于城市整体发展。以经济管理视角为出发点,加强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效能,促进市政建筑工程处于稳定发展局面,增强市政建筑工程资金周转能力,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市政建筑工程具有公益性质,其经济效能在实际运行期间得以体现,具体包括:给排水、电力电信、暖通工程等。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投资风险探究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上升,促进了市政工程经济发展速度。但是,现有的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相对缓慢,在发展时期存在各种的风险与问题。因此,急需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主要将工程中的管理工作以及投资进程进行全面的规划与风险防范。在此基础上,本文只要针对现有的市政工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将其中与经济管理有关的内容加以重点阐述,以期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1市政工程在开展经济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视角陈旧
        现阶段,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较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管理视角陈旧。陈旧化的管理视角,难以顺应当前的市政建筑工程。与此同时,市政建筑相关管理人员尚未认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市政建筑工程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为:作业周期较长、作业程序相对繁杂、作业所需物资与人才专业性较高。在此背景下,如若市政建筑工程尚未考虑经济管理元素,极易造成资源浪费事件,难以保障企业获取的经济利益。
        1.2资金周转不善
        在市政建筑类工程实际开展经济管理行为时,资金启动具有三个时期。作业前采购管理、作业中资金分配、作业后成本控制。如若在作业全程序中,尚未融合经济管理思想,极易造成设备重复采购、成本结构失控等不良经济问题,为市政建筑类工程发展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降低市政建筑类工程的运行能力。
        1.3设备运维不佳
        在市政建筑类工程中,作业程序对设备需求量较大。为此,以经济管理为出发点,加强设备运维管理,减少设备大型检修、故障问题的发生,增强作业设备的运行能力,提升作业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若市政建筑工程中,尚未有序开展设备运维管理,极易引起设备故障未及时发现的问题,造成设备问题在工程现场发生,影响工程作业进程,造成经济损失,不利于市政建筑工程的有序运行。
        2.市政工程管理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合理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和项目的整体进度密不可分。采取不合理的经济管理将会造成预算成本和实际项目支出不符,并且严重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为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企业必须提升在经济管理工作上的实行力度。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改善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和预控投资风险预控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对市政工程项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建设专门的工程技术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个部门、每个人均应做到职责清晰和分工明确。首先,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心,对各个部门的质量进行严格且准确的把控,将质量控制放在工程管理的首要位置,严抓以次充好、偷工进料的现象,避免交付后出现质量维修问题。


其次,市政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管理过程中严格督促施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切实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市政工程项目还可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制定多项优惠措施、提高福利待遇,吸引德才兼备且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为市政工程的开展提供更合理的建议和计策。
        3.2市政工程项目应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控不足给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以规避风险。首先要对项目全貌有总体把握,确切估计整个工程所需费用,合理划分各施工阶段、各施工部门所需要的具体资金预算,将数目巨大的项目成本款项进行细致且精准的分配,做到开源节流,在前期抓好成本控制工作,有利于后续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费用的充分合理使用。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合理的采购制度,同一类货物资料的采购要进行多方对比,选择最合适的货源和供货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成本开支,同时采购前做好核对和清算工作,保证采购数量的准确性,避免采购数量过多造成浪费现象。最后,将成本管控制度落实到人,对每一项预算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工作,切实抓好资金的使用和落地情况,做好预算和反馈工作。总之,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为市政项目的施工保驾护航。
        3.3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招标竞标
        市政部门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时,要注重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对各类承包商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在社会上要进行承包商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招标和竞标,提前对各方面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统计工作,认真审查每一份招标方案,严防施工单位故意压低成本,后续施工过程偷工进料现象的产生。同时,若项目总资金不足,市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上级政府汇报,通过协调或贷款保障市政工程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招标工作公平有序的展开和进行。
        3.4制定适应性经济管理体制
        市政建筑工程涉及作业工艺、设备管理、材料检测、人员培训等工作时,应创建具有适应性的经济管理制度。在图纸设计、作业方案规划期间,为工程建设选择具有适应性的作业工艺,以此提升工艺与工程建设之间存在关联性,发挥作业工艺潜在价值,为工程缩短作业周期,优化作业成本结构。比如在暖通工程中,应科学规划暖通路线,以此保障暖通工程的有序运行。设备与材料,两者在采购环节中,应开展适应性的经济管理行为,发展采购成本的经济性,保障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性能,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比如,在给排水市政工程建设期间,应选择具有防渗水的材料,以此提升工程的运行能力,减少给排水运行不畅问题发生,保障工程质量。在人员培训中,应体现经济管理思想。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定期整理培训资料,将其以数字化技术编制成信息文档,为员工提供电子学习文件,提升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减少专家聘请频率,提升专业资源的普及效果,具有经济性的管理效果。比如,在学习混凝土浇筑作业程序期间,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规范性,为其发放规章制度文档、规范操作短视频,减少统一培训产生的场地费用,打破传统培训的时空一致性,以创新视角开展经济性管理。
        结语
        结合以上因素,总的来说经济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显著影响。根据我国经现有的济管理工作中发生的隐患,应当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从根本上找出原因,从而解决所有存在的隐患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每个细节,针对每个细节存在的问题作出解决,以期达到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崔菊.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山西农经,2016(3):89-90,99.
[2]万丽云.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及投资风险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8):63.
[3]佘佳鹏.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风险和对策[J].纳税,2019(11):238.
[4]杜争.浅析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风险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7):330.
[5]邵晓君.市政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与安全[J].科技与企业,2014(1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