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邵斌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邵斌
[导读]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市政施工项目的增加代表着城市发展建设速度正在加快,不过市政工程本身专业交叉多,工序复杂,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如果不加强质量管理,很容易引发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市政工程能够达到国家的质量要求,必须提高市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各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缺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

山东烟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邵斌    264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市政施工项目的增加代表着城市发展建设速度正在加快,不过市政工程本身专业交叉多,工序复杂,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如果不加强质量管理,很容易引发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市政工程能够达到国家的质量要求,必须提高市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效解决各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缺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会严重影响社会及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利用适当的措施优化施工过程,以此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本文针对市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提出有效优化策略作为市政工程的借鉴与参考。市政施工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工程量大,而且施工范围广,周边环境复杂,不但涉及到很多专业,且专业技术要求高,为了克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承包单位应该严格质量管理制度,利用有效的管理方式避免或减少施工质量问题,有效减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整体施工水平,并保证施工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研究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用市政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市政公用设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市政工程施工的难度。市政工程属于基础性城市建设,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如道路施工、桥梁施工、地下管道等,其施工的质量不仅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对其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的环境比以前更加复杂,市政工程的建设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市政工程中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1)工程实体庞大,产品相对固定。
        一般市政工程实体都相对庞大,其消耗的社会劳动量和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众多,数量较大。鉴于市政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和建成后都无法移动的特点,需要参建各方的紧密配合方能顺利完成市政项目的施工任务。
        2)工程类型复杂,要求生产协作性高。
        每一项市政工程的设计都是依据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功能定位等综合因素,这造就了其独特的结构。为了能顺利完成市政工程项目,这就需要组织好各种专业人员和施工机械,统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平行流水施工生产活动,同时解决好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矛盾,提高生产的协作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3)受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影响大。
        市政工程大都是露天作业,施工场地比较窄,施工条件差,地下工程比较复杂,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高温、寒冻、大风、雨水等不利气候条件都对施工质量、工期和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使施工过程增加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导致投资费用过高。
        2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施工质量的正确管控意识
        现阶段,通过对诸多市政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流程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很多市政项目的施工单位缺乏对施工质量管控的正确认知,各级管理人员质量管控意识十分薄弱。在整个项目的施工中,施工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施工周期、施工成本等因素,并且与市政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正确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不容小觑的。
        2.2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现阶段很多市政项目都是承包给专业的施工队伍。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施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情况。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不充分、人员分工不明确、管理过程比较混乱,未形成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得施工过程中人力和财力资源浪费。



        2.3施工管理不规范
        市政施工管理其中包括很多内容,例如现场的质量监督、人员配备、材料采购等等,这些内容必须要整合到一起,规范且有计划的进行,这样施工管理才更为有效。以往市政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工作较为疏忽,所以也没有组建质量管理部门或者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这就导致相关工作很难正常开展。
        3优化措施分析
        3.1优化现场施工管理
        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传统的管理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管理现状。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提升。尤其需要做好对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工作,做好市政工程组织的优化分析工作,确保其能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具有科学性的管理方案,实现科学管理。同时为了防止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就需要做好调配工作,安排专业性的施工技术人员提前进行图纸的交底工作,对于重难点环节进行重点监控与监督。此外,还需要设置相应的质量监督机构,实现对于道路绿化工程的有效管理,如应该将城市交通主干道与生活道路进行区别设计,针对城市交通主干道需要充分考虑交通特点以及行车视线的要求,在创造良好的道路景观同时,满足行车道路建筑标注以及视距要求。对于生活道路则应该设计一定的绿化带,选择适应本地区气候的物种以及绿化植物进行种植,从而达到防尘、降噪的作用。同时在种植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绿化植物与地下管道、地下线路之间的矛盾。现代城市地下、地面与上空都分别架设一定数量的管道线路,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中需要科学设计种植方案,科学考虑地下管道线路与绿化植物之间的关系,避免树木抢占空中架线的空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3.2控制分项工程质量
        为了提升市政工程管理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环节,做好交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质量信息的记录工作。因此在工程复测模块中,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利用设备仪器科学检测各个环节的数据,并且做好草图绘制工作,从而确保测量环节以及复测环节之间的整体协调。在工序测量工作中,还需要做好复测环节的记录工作,确保测量环节的精确性,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在市政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沥青道路施工规范,做好沥青道路的施工工作以及沥青混凝土的配置工作,从而有效管理混凝土基底,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此外,对于管道开挖环节以及回填环节,需要通过提升管道施工质量,实施分层夯实以及分层碾压,实行上层土的有效回填,从而控制回填土的厚度和精度,进而增强管道工程的整体质量。
        3.3积极引入新技术
        技术是市政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力量,才能够更加适应新型市政工程的发展需要。首先,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尽管我国工业制造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市政工程技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自动化、精细化的设备更是如此,所以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因技术问题导致的质量缺陷,例如微型机器人等。其次,充分借助VR、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触网不仅仅是市政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市政工程基本上是通过人力来进行,而互联网技术则赋予了人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通过VR技术对整个项目进行虚拟操作,了解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内在缺陷;借助大数据了解不同区域、项目的基本参数,为在建项目提供数据参考。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研发新技术。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新技术产生的重要平台之一。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经费限制,并不能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研发,与高校进行合作则能够有效的避免经费问题,并且还能够促进高校成果的转化,实现双赢,例如,部分单位与高校合作进行项目设计、智能楼宇研发等。需要注意的是,新技术的引用不是完全用新技术代替现有技术,而是根据工程需要投入新技术,发挥新技术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复杂化的工作,在具体实施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做好各项施工细节问题,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事中控制,从而有效保证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长勤.浅谈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5).
[2]李川.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居业,2019(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