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应用探究 钱振华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钱振华
[导读]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风景园林项目建设逐渐得到了改善。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体系结构趋于完善,人们在生活当中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就可以融入生态理念,促使工程设计能够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作为基础,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305221992081****7   钱振华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风景园林项目建设逐渐得到了改善。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体系结构趋于完善,人们在生活当中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就可以融入生态理念,促使工程设计能够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作为基础,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态理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引言
        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化出多种形式。在风景园林设计不断向现代先进科技靠拢的同时,也融合了生态学的理念。园林设计本就是为了观赏,园林的价值体现在其所创造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为园林提供了生态平衡的重要体系,对园林效益有着巨大贡献。加强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随着国家战略的全面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已深入人心,园林设计不仅关注其带来的艺术效果,更重视功能需求。
        1生态理念下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1.1融合科技与生态艺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时期有较大的进步,很多行业在生产经营当中都会对科学技术进行不同程度的应用。就风景园林设计来说,其可以融合艺术、科学及文化生态等,打造结构健全的群落结构,促使科技与生态艺术的发展相协调。虽然风景园林建设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是这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城市建筑形式。人们在生活当中逐渐意识到自然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人们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促使其希望在生活当中得到放松。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利用生态理念就可以对当代科技及生态艺术进行融合,确保不同植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使得自然生物圈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其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们在城市环境当中增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体现较高的生活品质,还能够发展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1.2着重凸显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作为大自然发展的重要元素能够让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式。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逐渐加快,很多城市的自然环境空间被压缩,人们接触到的自然元素逐渐减少,甚至很多区域的自然元素寥寥无几。在现代化社会中,自然元素逐渐被高楼代替,很多建筑企业及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扩大开发面积,导致区域自然元素大面积减少。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融入生态理念就能够充分体现自然元素,促使人们的生态需求得到满足。主要是由于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植物造景,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需要设置草木、灌木、乔木等符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这种设计形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确保地貌地形格局的完整性,甚至能够对已经荒废的区域进行复原,从而着重凸显自然元素。
        1.3美观且实用
        进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基于生态学理念要求考虑其美观和实用性。就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本身来说,需要考虑其美观,融入了生态学理念时,不仅需要保证其美观,给人以美好的环境,带来更加清晰的空气,同时也能保证各项设计的实用性。
        2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保护自然的生态系统
        现代风景园林承载着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风景园林往往处在闹市区,人流量大。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基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理念,仔细考察当地的原生生态系统,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设计出与当地原生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园林艺术。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又在原生生态系统上添加了生态链,使当地的生态网更加复杂,生态结构更稳定。



        2.2做到生物多样性和艺术性的相互结合
        实际景观园林设计工作的执行,应该以生态优先原则为主,强调生物多样性,这也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基本过程,做到生态与景观的有效兼顾。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操作,以及植物之间的协调工作,强化生态效益。另外,还要将适地适树原则呈现出来,尽可能使用乡土树种,讲究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将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个性化特点呈现出来。另外,人们还要建立起乔木、灌木以及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让整个植物群落功能显得更加完善,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真正实现理想中的美化和净化效果,让生物多样性和艺术性得到全面结合。
        2.3应用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用生物多样性原则,可以保证生物圈食物链的连续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生物品种较多,各个生物生存条件不同,需要考虑植物在成长后是否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考虑各个植物之间的搭配性,对多种植物的类型进行结合种植,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保证适应性和多样性,避免出现病害,保证植物的生长能力和审美效果。此外,设计师需要对不同生物的实际生存情况进行调查,选用科学的生物物种,来达到不同物种的和谐相处,给风景园林带来灵动性和生态感。总之,生态学理念的加入需要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在满足生物生存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风景园林的整体功能设计,尽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2.4掌握生态学知识理论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需要体现景观效果,设计人员在工作当中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体现生态效用,让风景园林项目建设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色彩。这项工作的开展就要求设计人员掌握生态学知识理论,其需要明确园林建设当中新生态和原始区域环境之间的差异,因此要通过生态学知识理论的应用确保生态景观之间的协调性。设计人员要明确原始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之前做好现场勘查工作,掌握自然环境的特点,从而尽可能地利用原始区域的生态环境营造自然景观,避免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外,设计人员要营造人文环境对原始生态系统进行补充,促使新的生态环境能够在原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这种方式要求设计人员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及专业水平,在设计当中优先选择园林内部的建筑材料,体现园林景观生态营造效果。
        2.5使用有效资源
        任何建筑类型项目建设施工都需要利用非常多有效资源,就风景园林设计来说,设计人员要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风景园林项目与一般的建筑项目存在较大的区别,其需要大量利用自然生命体,还要营造水景、山景等,满足项目建设要求。利用生态理念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就需要体现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基本的营养物质。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规划水体,使其能够起到隔离噪声的作用,还可以营造丰富的水体景观,调节园林气候,促使整体风景形态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当前,我国很多区域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资源紧缺。在融合生态理念开展风景园林设计时,就可以利用雨污分流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还能够为风景园林水体的营造提供基础保障,改善城市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使者,对城市的水土保养、生态的协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逐渐生态化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园林建设在生态上的建设效果喜人,未来需要不骄不躁,继续潜心研究生态理念与园林建设的实际应用,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园林在生态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银慧.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2):51-52.
[2]陈连波,张国军.浅谈生态位理论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18(02):25-26.
[3]彭松.生态学视野下的风景园林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7(03):11-12.
[4]李银慧.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2):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