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何小瑜
[导读]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成果反馈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相关利益者分析出发,深入剖析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绩与效,不同维度梳理绩效指标,为城市公园建设绩效评价提出了新的评价视角和评价方案。

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何小瑜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成果反馈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相关利益者分析出发,深入剖析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绩与效,不同维度梳理绩效指标,为城市公园建设绩效评价提出了新的评价视角和评价方案。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  项目评价  绩效
        一、前言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合生态环境、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具有自然、公益和可持续性特征。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为自然环境物种多样性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突出贡献,通过承载的休闲娱乐、教育认知、生态保护功能,有效的丰富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最终促成整个生物圈生态平衡、协调一致发展的局面。
        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绩效内涵
        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绩效是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达成的成果,以及在实施过程的效率。对绩效的评价,应当参照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标准。
        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绩”是指城市湿地公园项目所达到的成就、成果、成绩。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一般来说都会设定一些目标要求,这也是城市湿地公园所要达到的绩效产出。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多数是为实现公益性目标,经济效益不是其追求核心目标,更重要是生态环境目标、宜居成果目标、生态教育目标。
        1.生态环境目标成果
        城市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目标或成就就是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当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建成以后必须要比建设之前提升当地的生态水平,包括但不限于改善湿地公园周边的水质、绿化覆盖水平、景观美化程度、物种改善等,从而显著带来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
        2.宜居目标成果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个自然景观,也是一项城市活动公共场所。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城市湿地公园也将纳入成为城市公园体系的一部分,因此项目作为公共设施之一,必须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较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3.生态教育目标成果
        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城市公共休闲设施,还应当起到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教育基地,向广大市民、游客和学生提供当地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机会。
        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效率”、“效益”是指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高效、产出质量是否达标的问题。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效”应当关注:
        1.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比
        城市湿地公园的项目投入与产出是城市湿地公园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作为公益项目,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产出应更加关注项目本身的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关注长期的生态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广泛公益价值,而非项目本身所能够产生的经济价值。
        2.项目产出周期
        项目产出周期越短,说明项目运作效率越高。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同样涉及到项目周期。同样规模和条件背景下,产出的周期越短,则项目的实施和组织效率越高,项目的效益越高。
        3.项目服务效率
        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服务范围越广,覆盖的受众面积越大,服务内容越丰富,可以认为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服务效率越高,城市湿地公园的运营越成功
        三、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基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利益诉求,形成了完整的评价框架。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绩效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归纳为政府方、项目建设方、项目的运营方和社会公众四方。
        上述四个角色的绩效指标可以从主体职责本身和在项目中发挥的职能总结提炼绩效评价指标,并征求专家意见后最终确定。其中:政府方指标可以从政府机构作为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本身职能职责出发,从其项目决策、审批和社会福利保障角度上来确定相关指标;建设方作为项目业主,其主要职责是推动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落地,因此可以参照《SQ市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有关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主要是进度、计划、质量、安全)、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确定评价指标;项目运营方和社会公众方没有比较明确的参照体系,要结合具体诉求,科学合理提取指标。此外,本次绩效指标提取时还参照《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城建环保项目绩效评价典型案例汇编》、中国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出版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等资料。
        从项目利益相关者关切和影响力角度出发,政府方绩效指标主要考量项目目标完成率、项目审批合法合规程度、社会认可程度、溶解氧数值、景观改善程度;项目方绩效指标主要关注项目设计科学性、建设资金到位率、项目手续完整度、按期竣工偏差率、项目质量合格程度、施工安全规范程度、预算执行偏差率;运营方主要绩效指标是运营资金到位率、政策支持力度、监管规范程度;社会公众绩效指标是项目决策公平性和透明程度、意见反馈渠道便利程度、反馈意见采纳率、科普教育满意率、价格满意度、拆迁居民满意度、游客满意率。
        对于上述绩效指标,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应评价矩阵,最终计算项目的总体绩效分值(0-100分之间)。最后按照分值区间,将项目的总体绩效归纳为:90-100分设定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一般,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不含60分)为项目不合格(取整,采取四舍五入法),从而明确了项目的总体绩效成果。

        四、总结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绩效评价是对项目的回馈,也是项目投资绩效评价的结果。通过设定不同维度的综合评判指标,可以快速反应项目的成果,特别是从利益相关者出发构建反馈核心利益诉求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对于未来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童宇鹏.标杆管理对公共项管理绩效的改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2]尹贻林,胡杰.项目成功标准的一个新视角—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核心价值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8):9-11
[3]黄德春,余芳.城镇公共设施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15(4):32-33
[4]刘剑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6
[5]鲍良、杨玉林.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与发展[J].资源与产业,2017(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