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谢俊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谢俊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随之市政工程与日俱增。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道路工程路基稳定性是保障社会各行业稳定运营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

重庆立天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谢俊 4011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随之市政工程与日俱增。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道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道路工程路基稳定性是保障社会各行业稳定运营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治理对策
        引言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尤其是压实环节施工工序比较复杂,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工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规范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应用在施工工程中,确保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平稳进行,以及道路工程在建设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人们在公路上行驶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避免由公路塌陷、坑槽、裂缝等病害引起的交通事故。
        1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1.1路面不平整
        路面不平整是指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等不平整的现象。在实际的公路施工中,路面不平整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采用沥青材料施工的公路中。如果公路路面出现不平整问题,会对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而造成路面出现不平整的原因主要在于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混合比例控制不合理。例如,当施工使用的沥青中油石材料过多,就会出现路面凸起的情况,而如果油石材料过少,就会导致路面出现松散,产生凹陷。另外,如果沥青中水的含量控制不合理,也会引起路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
        1.2路面蜂窝
        路面蜂窝是指公路施工结束交付使用后,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麻面或者蜂窝状现象。路面出现的蜂窝现象,会导致公路整体的承压能力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会因此而缩短。从施工情况看,路面蜂窝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沥青材料配置不合理、路面填充材料中的加水量计算不准确、路基填料搅拌时间过短、路基填料搅拌不均匀等操作,导致路面的填充材料内部留有空气,路面的结实度和紧密度不够。
        1.3路基翻浆
        路基翻浆是指由于路基湿软、强度下降等情况而出现的路基弹软、裂缝、冒泥浆等翻浆现象。一般来说,造成路基翻浆的原因主要有2种情况:(1)季节性天气原因,即在冰冻春融时期,因为地下水位升高、路基排水不畅等导致路基或路面的基层含水率过高,路基路面的强度急剧下降,引起路基变湿变软,在行车的反复压力下,路基出现翻浆情况;(2)公路处于土质比较松软的诸如湿地等区域,由于路基土质差,容易形成积水等情况,进而造成路基路面松软,在行车等外力的作用下出现翻浆等情况。
        1.4路基变形
        路基变形是路基基底因受巨大填方土的压力及车辆运营过程中的动荷载而产生的路基变形现象。路基变形不仅影响路基自身的稳定性,同时也对整个公路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经过处理的路基会处于比较平坦的状态,但在施工车辆的碾压以及投入使用后的交通车辆压力作用下,公路的路基就会出现荷载量过大等情况,进而造成路基变形。总体来看,路基变形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1)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的分层控制施工不够准确,造成路基中的含水量偏大,引起路基变形;(2)是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公路路基在处理结束后因为受较大的压力作用而出现变形的情况。
        1.5路基滑坡
        滑坡是指位于高陡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自然或者人为力量的作用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对应的,路基滑坡是路基的上边坡或者局部自上而下的滑移。造成施工中的公路出现路基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底层岩性活跃、地质构造复杂、不合理开挖和水的渗透等。



        2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2.1落实路基填筑
        任何工程的建设都需要有牢固的基础做保障,在公路方面的建造中也要有严格的公路地基建设作为公路后期使用安全的保障,因此针对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施工设计中需要注重对路基的建造问题,由于连接面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对公路工程路基的前期设计以及后期施工更加的重视,在进行相应的工作时,在设计方面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以及地点勘查人员对所需要进行施工的地段,进行土质的检测以及环境的充分了解,从而去分析与预判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现象,在设计中进行相应的规避处理。在后期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所设计的条件方案进行施工工程的建设,要保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公路的建造,在对路基方面的施工工程验收中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而才能保证后期公路的安全。
        2.2科学选择施工填料
        对于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的质量保证,要确保在进行路基建造时相应材料的使用要合格,在对过渡路面的材料选择方面要选择材料合适不存在泥块或者其他有机物的填充材料。其次,对于材料的后期配置方面也要做到合理的配置工作,材料的含水方面要合适,要使含水量的标准在桥梁的材料标准以及路面的标准之间,取得最佳的调制方案。其次,对于过渡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及时地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取样的测定,确保其中的含水量是合格的,如果测得含水量过多,就要进行现场对材料的处理,添加相应的含水较少的物料去进行中和,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
        2.3加强坡面防护措施
        公路路基坡面主要针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做到防止地表水侵蚀,坡面土壤出现风化,从而达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调节。以往的坡面防护施工中,一般选用砌石作为防护材料。但由于砌石的采购成本高、长期使用容易损坏、会产生裂缝等诸多弊端。为保护环境,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应摒弃成本较高的石材砌体和对岩石层的破坏,积极推广使用环保材料。目前,草地边坡防护技术应用较多,其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能够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
        2.4改善路基排水功能
        拦截、收集、隔离和分流是目前公路工程路基地下水排除的常用方法。在公路使用过程中,地下排水结构较地上排水结构复杂,修复和重建的难度较大。因此,地下排水结构的设计及建设尤为重要。在需要进行地下排水的路基地段,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地下结构情况,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条件设计相应的排水结构。提前了解并分析地下水深度、来源、水流方向及水流量。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排水结构来达到排水效果。
        2.5做好公路工程养护
        针对影响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现阶段我国不仅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路基稳定性建造,还需要注重公路工程的养护。高速公路的工程养护主要是针对作用于公路上车辆的垂直力、水平力、动压力、压力、真空吸力以及水、温度等自然因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从而达到延缓寿命的作用。具体的工程养护工作需要建立在提前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因此要定期对路面所存在的问题,例如裂缝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查,从而进行有效的养护,避免进一步出现沉陷问题导致路基稳定性的降低。具体需要做好一定的管理和监察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将养护工作进行到位,避免因养护工作不到位而导致路面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道路工程使用及使用过程中,路基、路面经常会出现病害,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妥当,病害不断发展、恶化,对道路工程运营安全性将会构成严重威胁。故而,在现实工作中,应深度分析各类型病害的成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将病害对路基路面形成的侵害降至最低,为我国交通行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泽江.公路工程路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网,2019(36):15.
[2]王晨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公路,2020(8):110-111.
[3]张文川,朱莉亚.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