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钱国平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上   作者:钱国平
[导读] 建筑质量不仅是保障建筑项目顺利完工的关键,而且是建筑企业在行业的立足点,更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强化市政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工程质量的强有力保障,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市政工程的参与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数量和品目众多,现场管理应合理部署各个施工环节,做好质量把控,协调好各个施工部门和施工团队的工作,有效保障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

3305221971081****3   钱国平

摘要:建筑质量不仅是保障建筑项目顺利完工的关键,而且是建筑企业在行业的立足点,更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强化市政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工程质量的强有力保障,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市政工程的参与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数量和品目众多,现场管理应合理部署各个施工环节,做好质量把控,协调好各个施工部门和施工团队的工作,有效保障现场施工的有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施工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建设价值。同时,还要提高监督和控制水平,针对现场出现的违章作业,需要及时制止、加强指导。此外,施工现场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的同时,减少施工中的安全责任事故和水火灾害的发生,确保市政建设能够按时完工,竣工后的建筑工程能够满足建筑目标要求,有效保障施工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品质。在全新历史时期,我国建筑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不管是在建筑规模还是结构方面,都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建筑工程具有成本投入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把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及时要求施工方做出改进,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1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市政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各种因素的影响,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的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存在漏洞等情况,近年来由此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也在逐渐增加。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才,企业没有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管理人员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的能力不足;施工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不能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度,现场施工人员对自身职责不清晰。尤其是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容易因职责不明确而相互推诿,导致事故发生后的追责工作难以开展。此外,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不严格也导致了施工监管不当、施工流程不规范的问题,这表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效力难以发挥,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2相关人员综合素养低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综合素养是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涉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等,在施工人员方面,市政工程建设大多采用承包方式,这就导致施工单位难以准确掌握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其中多数施工人员主要以拿固定工资作为主要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管理人员尚未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发挥监督作用,材料检查以及施工人员监督力度不足就会对施工人员失去约束力度,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管流于形式,所以管理人员应该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责。


施工单位内的领导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确保市政工程在工期内完成,对整体施工阶段对方案进行随意更改,为了减少施工成本,不断减少施工人员的数量、加快整体的施工进度,最终导致整体项目质量差,为项目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3管理意识不强烈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建筑的需求量急速增加,在此背景下各建筑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挑战,为此各建筑企业不断引进最前沿的施工设备、材料及技术,以期实现自身施工实力的提升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却忽略了工程施工监督管理。这种自企业上层管理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了企业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团队构建的不完善,管理监督工作的主体地位不高,严重制约了工程施工管理监督的有效开展。
        2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
        2.1科学利用现代化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市政施工现场管理逐渐向信息化、科技化发展,由于市政管理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工程材料较多,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把控各个品类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对于管理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工程管理方式,强化工程管理效果,保证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质量均符合施工需求,从源头上把控施工质量。先进的管理设备系统还能够起到上下协调的作用,将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调配高级技术人员及时解决施工问题,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也能够提高施工的规范化和产品的标准性,优化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全面提升管理能力。智能化管理系统有助于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合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场地规划保障,提升现场管理的高效性、准确性,从基础上提高施工的质量。
        2.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中,首先需要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需要向其讲述施工流程、模板工程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备操作要求、施工制度等,市政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模板工程要求中需要逐层反复探查轴线的位置、标高、梁、板、主断面尺寸以及模板品质缝隙、封堵措施、支顶是否牢靠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时,需要用清水对模板内侧进行清洗,与此同时要将模板内存在的垃圾清理干净,还要考虑拆模顺序,一般情况下应该先将侧模拆除,然后再进行底模的拆卸,在拆卸的过程中要做好棱角保护工作。混凝土配合比工作中应该注意准确计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对钢筋加强保护,合理选用混凝土粗集料的粒径,依据实际的施工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对外加剂、搅拌时间、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予以整改。设备操作要求中应该详细讲述使用设备的方法,并叮嘱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执行,降低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风险。
        结束语
        总之,在现场施工中,如果不能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就可能会造成施工材料和资源的浪费,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对施工中的操作技术进行准确和规范的监管能够有效保障每个施工环节落实到位,对保障施工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强化现场管理对于提升市政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飒.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11-112.
[2]吴艺爱.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