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姜宁强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其基础施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文章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山东省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姜宁强    266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其基础施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文章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安全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安全管理
        1危险源识别以及对应控制对策
        1.1行为错误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由于施工环节相对比较多,所以涉及的危险源也比较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危险源科学合理的识别和有效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人员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所有施工环节都必须依靠人力来进行,所以人员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当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存在问题相对比较多的一个环节。在这一基础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通过各种行政奖励或者是规范化管理等手段,尽可能大范围的实现安全知识的传播,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得到强化,实现施工安全效益的稳定增长。在各分项工程项目具体施工之前,要对各分包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保证工人的整体受教率能够达到100%。无论是冬季或者是夏季,都要分别展开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季节性的施工,避免受到季节气候条件的影响。对于特殊工种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保证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只有施工人员自身的考核标准能够满足实际要求,达到考核标准体系的规范化要求,才能够准许其进入到施工现场,完成一系列的施工任务。
        1.2设备、设施以及机械伤害风险控制
        在高层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在整个安装以及维护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应单位出具一定安装资质,同时还要保证安装人员自身具有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些机械设备在后续使用时的可靠性。对于项目部门而言,要与塔吊或者是施工电梯安装维护单位之间签订相关协议,将所有涉及的安装以及拆卸等各流程方案全部都编写在其中,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总包以及分包自身的安全责任和义务进行确定。将这些内容全部都纳入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编制中,以此为基础有利于强调各方的基本责任,保证所有环节都能够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以此来避免设备以及各类不同设施自身存在的缺陷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各类机械设备伤害风险的有效规避。
        1.3电危害及触电风险控制措施
        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中,电力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应用,有利于保证各环节施工的顺利实施,同时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但是在用电方面如果无法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那么很容易就会引起触电风险,甚至严重时还有可能会造成现场施工人员自身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要加强对临时用电的管理力度,对总配电柜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同时还要在每一个楼层对分配电箱进行设置。对于各分包单位而言,要自己配备质量达标的开关箱,同时还要保证计量工作的有序开展,只有专业的电工才可以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在具体使用时,必须遵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基本安全原则,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漏电等危险事故。除此之外,在实践中还要加强日常的巡检力度,对于现场所有临时用电情况要进行严格有效的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针对临时改道的线路要提前进行申请,项目部门要安排专门的电工进行排查和深入调研后,达到标准才可以实施,否则不可以随时对线路进行更改。只有实现对各类危险源有针对性的识别,从源头处实现对这些危险源客观地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做好预防和控制,才能够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
        2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强化对危险源的分析与防护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着较多的危险源,如果没有做到对危险源的科学辨识与防护,将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重点防护:第一,注重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众所周知,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在施工材料进场后,首先要对其出厂合格证明和检验检测报告进行检查,然后将其堆放到制定的材料存储区,并做到合理绑扎和有序堆放。第二,加强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人员需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保,及时发现设备中的潜在故障,并做到科学检修和记录,对于塔吊、室外电梯等特种设备要进行重点排查,防止机械带病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出现。第三,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各工种的加班情况进行监督,并控制每日的工作时间,防止违规加班导致的施工人员疲劳作业情况出现。在夏季高温季节或是出现恶劣天气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室外作业,防止因外部环境问题造成对施工人员的伤害。第四,加强施工现场用火用电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要强化对现场的巡视,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对于私拉、混拉电线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在涉及明火作业的时候,需配备消防器材,以备不时之需。第五,施工现场往往会存在大量的沟槽、预留洞口和电梯井,施工部门需对其进行围挡或覆盖防护,并在洞口处设置安全提示牌,防止施工人员误入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2.2加强施工安全监督检查
        除了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对于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也是保证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同参与,以实现参建单位间的相互监督。在具体工作开展环节需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在施工中开展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常规检查和细节检查。通过科学细致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安全事故的影响及损失。第二,注重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在使用机械设备前需对其性能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驾驶员或是特殊作业工种,需及时检查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件,没有证件的疑虑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坚决杜绝无证作业行为。第三,工程项目部应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对于每个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各施工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同时,对于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规范施工或是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行通报,并结合惩罚措施采取罚款或停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但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想要有效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相关管理者需要对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针对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地管理工作策略,做到“对症下药”。此外,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还要注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安全防护,现场施工人员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并对施工安全引起足够重视,才能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邱红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8):154-155.
[2]王琳,戚本成.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8):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