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李崴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李崴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新的突破,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建筑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中最重要是的混凝土技术,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点进行仔细的研究。本片文章主要研究了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情况,还对一些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提出如何提升施工中混凝土技术水平的意见。

安徽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李崴     2300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新的突破,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建筑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中最重要是的混凝土技术,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点进行仔细的研究。本片文章主要研究了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情况,还对一些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提出如何提升施工中混凝土技术水平的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建筑功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混凝土质量要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应用技术、施工区域环境、施工现状等集中分析,便于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施工中对各类混凝土材料合理配置,提高混凝土强度值与耐久度。在混凝土材料应用标准拟定中,主要包含混凝土应用水质、施工情况、原材料质量等。在混凝土水质判定中,要做好水质环境判定。对水的pH值离子含量、碱含量集中检测,保障多项指标能处于科学化范围中,之后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环节特征集中分析,为混凝土选取提供基本参照依据。在混凝土应用中不仅要考虑到质量要素,还要对支出成本进行分析。相关技术人员在混凝土原材料选取中,要基于实际应用需求,选取更多材料质量较好的骨料。通过质量较好的骨料有效混合能产出更多高质量混凝土。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配合比技术参数对在混凝土配置中各项要求较高。在混凝土生产中,砂石材料与含水率配合比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在材料搅拌前要注重及时开展多项试验,这样能满足多项施工参数要求。在特殊状态下要注重对试验结果集中优化与调控,判定材料应用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基于规范化施工标准选取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为了保障水泥混合比能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在混合料应用前要对材料展开规范化计算。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对各项疏漏问题集中控制。各类材料混合时间与原材料搭配均要按照规定计划实施。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规范化监管,防止由于人为影响要素导致配合比中产生较多误差问题。
        3.2浇筑作业中的关键技术流程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中,浇筑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前期开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保障浇筑作业能够有效开展且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从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分的角度来说,要想提升浇筑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对基础模块的质量开展细致的核查,对工程的主体结构开展细致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各环节施工的具体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使浇筑施工环节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参数。进而在开展一些后续工作时,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参数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浇筑技术和混凝土配置设备以及振捣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关注钢筋主体结构与基础模块是否存在发生位移的现象,一旦发现位移问题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直至相关隐患被完全解决后才可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



        3.3混凝土振捣处理技术
        混凝土震动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通常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操作,一种是人工操作。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对应的混凝土振动处理技术,确保能够提升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和效率。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会选择插入式振捣方式。在振捣棒工作的状态下,施工人员将准确放置在制定混凝土内部区域,然后进行合理控制振动棒的实际振动频次和幅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各种气泡和沉降问题,杜绝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亦或者是钢筋暴露出来。当整个混凝土铸造作业完成后,现场施工管理队伍还需加强对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加强对混凝土饱水状态的科学合理控制,避免混凝土水分过快的蒸发,必须要定期洒水,以补充足够水分,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在混凝土表面完成压实处理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刻进行洒水与覆盖处理,以保持混凝土湿润度。
        3.4保养技术
        在开展相关的养护工作时,要正确认识到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对最终养护效果的影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耗水量大的养护方式不被社会提倡,并且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新型养护剂,在建筑养护工作中,用水养护的方式逐渐被摒弃,新型养护剂的原理就是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进而有效减少混凝土和空气直接接触的面,有效避免了水分流失现象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使用量。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混凝土施工应该保证其养护时间在28h左右,其次,在冬季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时,要严格的禁止将水直接浇灌在混凝土的裸露面上,应当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利用一些保温材料做好相关的保湿工作。
        4.建筑混凝土作业的质量管理策略
        4.1选择适宜的原材料并做好养护工作
        为了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所选的原材料。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配合,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好天气、环境等因素来考虑具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而施工人员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对于各种材料的性质,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方案,对各种原材料的配置比有足够的控制力,并对施工之后的效果进行预期,从而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要对水泥的选择有充分的考虑。水泥的配置是整个混凝土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否则一旦出现材料配置问题,将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
        4.2严格控制温度条件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其质量上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施工方式,进而保障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一般来说,在夏季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该将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严格控制在25℃以内;当处于冬季时,混凝土在入模使得温度也不能低于10℃,以免出现因温差问题导致混凝土浇筑面出现严重的裂缝。其次,除了上述条件外,在具体施工时还可以利用降低混凝土出料口温度如在相关设备前搭设凉棚、采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混凝土搅拌等以及使用冷却水管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措施来有效控制混凝土自身的温度,进而达到降低温差的最终目的。
        5.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项目建设重点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现阶段要想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要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关节环节集中管控,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分析项目建设具体需求,保障各个施工流程有效搭配,能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佟远国.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分析[J].居舍,2019(33):48.
[2]陈君晖.如何实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探述[J].居业,2019(11):73-75.
[3]徐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200.
[4]于长洲.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9,5(21):155-156.
[5]邹晓东.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究实践[J].智能城市,2019,5(21):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