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铁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措施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司秋月1周园园2
[导读] 随着城市发展,基础工程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工程质量问题也在随着增多,这对施工项目来说是巨大威胁,因此为预防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促进安装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本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其中质量通病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有效的减少或消除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

江苏省南通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司秋月1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周园园2     226000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基础工程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工程质量问题也在随着增多,这对施工项目来说是巨大威胁,因此为预防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促进安装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本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其中质量通病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有效的减少或消除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合同》;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二、质量通病预防及治理措施
       第一部分  质量通病防治原则
        (一)质量管理控制程序
        1、质量控制原则及措施
        (1)坚决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按设计施工图纸、标准图实施、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及主要专业人员必须经过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2)按图按要求针对本项目工程编写本方案,并经监理审批,明确工程质量问题专项治理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并对工人做好技术交底。
        (3)控制材料源头,材料进场必须带厂家资质、认证、核准等有效文件,有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检验报告,进场后必须按规定品种、规定批量、进行二次检测,合格后使用。
        (4)在施工中严格按图纸按规范、规定、操作规程施工,并做好检查、验收、评定工作。分项工程施工前,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应做工程示范样板,经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检查确认方可施工。
        (5)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质量交底,坚持工序验收检查制度
        (6)各项目部按规定做好各方面的检查验收以及相关子分部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评定记录。
        2、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1)原因分析
        详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图。
        (2)管理对策
        3、管理质量通病治理要点
        (1)因盲目赶工、片面压低造价造成的粗制乱造、偷工减料。
        (2)项目部自检自查不到位。
        (3)项目部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内业资料真实性差。
        (4)材料质量源头控制不严。
        二、车站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
        (一)砌筑灰缝不饱满
        1.现象描述:砌筑灰缝不饱满,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瞎缝);砌筑采用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大于2cm
        2.防治措施:改善砂浆和易性;改进砌筑方法,铺浆长度以一块砌块长度为宜,竖缝采用灰板法灌浆法
        (二)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
        1.现象: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配筋砌体(水平配筋)中钢筋操作时漏放,或没有按照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导致锈蚀
        2.防治措施:
        应加强自查自纠,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
        (三)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和烂根
        1 .现象: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和烂根
        2.防治措施:
        2.1抹灰前认真做好基层处理
        2.2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应满钉金属网,两边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
        2.3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架孔眼填堵严实,墙表面凸出部分要事先剔平刷净
        2.4基层墙面在抹灰前应浇水,保证浇水深度入墙8~10MM,砖墙要提前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墙吸水的速度先快后慢,应增加浇水的遍数
        2.5底层与中层的砂浆配合比应基本相同,以免在层间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
        2.6门窗框边要认真塞缝,要采取措施保证与墙体的连接牢固,加强成品保护
        2.7分层抹灰的不能超过规定的厚度,大于9MM 的分层厚度均应分层抹灰
        2.8抹灰层在凝结硬化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剔凿。


保证抹灰层增长到足够的强度
        2.9内墙面抹灰要一次到底,避免烂根
        (四)防水工程:卫生间、离壁沟渗漏
        1.现象:卫生间、离壁沟渗漏
        2.防治措施:
        2.1隐蔽前对暗埋的给排水管道在安装施工完成后进行打压或灌水试验
        2.2对地面保证坡向、坡度符合质量要求
        2.3混凝土结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养护及时充分
        2.4对穿过楼板的管道,如果预留的孔洞过大,应在管道安装施工完成后,按照两层嵌缝密实,底层为比楼板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加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面层为20MM 厚的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且加掺防水剂的砂浆
        2.5严格按照砌筑操作规程进行卫生间墙的砌筑施工,保证砌体组砌正确、灰缝饱满,水电等预埋管线必须在砌筑过程中配合同时进行,防止事后打凿
        2.6地漏、排水管道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2.7防水施工应掌握控制技术间歇,保证基层干燥后施工,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重视阴阳角、穿过楼板的管道节点防水处理。在施工完毕后,应做蓄水试验确定无渗漏后方可施工保护层
        (五)通风空调专业薄钢板矩形风管扭曲、翘角
        1.现象:薄钢板矩形风管扭曲、翘角
        2.控制措施
        2.1.矩形板料下料后,应对四个角进行严格的角方测量
        2.2.风管的大边或小边的两个相对而的板料长度和宽度不相等
        2.3.风管的四个角处的咬口宽度不相等
        2.4.手工咬口合缝受力不均
        (六)风管系统漏风 
        1.现象:风管系统漏风,空调系统风量减少,净化系统灰尘浓度增加。
        2.防治措施:
        2.1.风管咬口缝应涂密封胶,不得有横向拼接缝
        2.2.采用密封性能好的胶垫作法兰垫
        2.3.净化系统风管制作应采取洁净保护措施,风管内零件均应镀锌处理
        2.4.调节阀轴孔加装密封圈及密封盖
        (七)保温结构松散,保温层厚度不均
        1.现象:保温结构松散,保温层厚度不均,管道保温层厚度不均,外壳粗糙,凹凸不平,保温层松动脱落
        2.防治措施:
        2.1.采用管壳、瓦块和聚苯乙稀硬塑料泡沫板保温时须用热沥青或胶泥等与管道粘牢,同层的接缝要错开,内外层厚度要均匀,外层的纵向接缝设置在管道两侧。热保温管壳缝隙应小于 5mm,冷保温小于2mm,其间隙应用胶泥或软质保温材料填塞紧密,并每隔200~250mm用直径1.0~1.2mm的镀锌铁丝绑扎两圈,严禁螺旋状捆扎
        2.2.用玻璃棉毡、沥青矿渣棉粘缠包式保温时,按管径大小或按管道周长剪成200~300mm的条带,以螺旋状包缠在已涂好防锈漆的管道上,边缠、边压、边抽紧,并将保温厚度修正均匀,绑扎方法同管壳结构
        2.3.松散型和涂抹式保温材料在立管上保温时,必须在立管卡上部200mm处焊接或卡牢同保温层厚度相等的支承托板,使保温层结构牢固,保温厚度一致;不合格则拆下重做
        (八)预埋电管堵塞,穿线困难或无法穿线
        1.现象:预埋电管堵塞,穿线困难或无法穿线
        2.防治措施:电管敷设前检查管内有无杂物。电管敷设完毕后及时对管口进行封堵。应采用束节、木塞封堵管口,必要时采用跨接焊封口。箱、盒内管口采用镀锌铁皮封箱。多弯及长管预穿铁丝以便穿线
        (九)隐蔽工程验收不及时
        1.现象
        1.1.质量缺陷无法检查,带来质量隐患
        1.2.施工遗漏无法弥补,造成返工困难
        2.防治措施:
        2.1.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及时通知监理进行隐蔽验收,并及时报验资料
        2.2.加强现场巡查,坚决制止未通过验收,进行隐蔽行为
        (十)检验批完成后未及时验收
        1.现象
        1.1.检验批划分不合理,分项工程基本完成,检验批还未完成
        1.2.检验批完成后,未报监理验收
        1.3.监理单位未及时组织验收,后续工序已经开始施工
        2.防治措施:
        2.1.施工开始时,按照要求及时进行分部分项以及检验批的划分,认真进行审核
        2.2.严格过程控制,及时进行检验批验收,上道工序未完成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装饰装修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样板墙)必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
        (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参见方
四、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合同》;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