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韦欢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韦欢
[导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逐渐向大型化和结构复杂化方向发展,这就对工程的基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目的在于保障基坑挖掘环节以及工程主体构架组织的安全性,同时做好对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工程。

广西万砼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韦欢    53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逐渐向大型化和结构复杂化方向发展,这就对工程的基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目的在于保障基坑挖掘环节以及工程主体构架组织的安全性,同时做好对建筑周边环境的保护工程。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作业对于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与整体质量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分析
        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所以会增加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方面的施工难度和要求,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主要是为了夯实施工基础,提高施工的稳定性与施工质量而开发的一种技术,并且随着施工技术不断升级和创新,目前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和经济情况等形成完善的职工技术体系。深基坑通常是指深度或支护结构超出5米的基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并且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塌陷、滑坡等情况,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效,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2.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技术是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定制而成,把这种钢板桩有序连接起来就形成钢板桩墙,实现对基坑的支护。该技术的作业工序较少,操作简单,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完成即可。在应用钢板桩支护技术时,需准备符合标准的热轧钢板,钢板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到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同时,施工人员要做注重钢板的连接作业,保证连接作业质量,防止出现边坡坍塌等问题。目前,钢板桩支护技术应用较为普遍,常见的形势主要有U形和Z形等截面,其在应用后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良好。
        2.2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该施工技术中运用到的锚杆主要分为螺母、垫板、止浆塞、锚头四部分,利用垫板对锚杆施加外力,用于提高锚杆的稳固性,防范深基坑周围土体的塌陷问题,起到支护作用。具体来说,在运用土层锚杆施工技术时主要包含以下四道工艺流程:(1)钻孔施工,结合深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钻孔深度、速度的调节,通常钻孔施工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方法:干作业模式,可有效规避别钻问题的发生;湿作业模式,能够实现钻孔速度的有效控制,依靠清水冲洗帮助钻孔降温、提高成孔质量,其钻孔速度通常保持在35cm/min左右。(2)预应力筋的安装,将呈笔直状态的锚杆与注浆管放入成孔内,倘若在此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问题,需在完成成孔清理后继续放入锚杆。(3)注浆作业,结合工程具体要求进行浆液配比、注浆压力的设计,使注浆量和自由段长度符合项目设计要求 。(4)张拉锁定,在完成注浆作业后进行锚固强度检验,在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开始进行张拉作业。
        2.3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能够确保深基坑稳定性。在开展施工时,要注意如下工作:第一,对导流墙厚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现代建筑墙体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导墙来将连续墙施工质量提升。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对泥浆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液面能够和挖沟施工平整度要求相符合,降低发生地表涌水的不良现象。第二,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置泥浆。泥浆作为连续墙护壁施工中的重要材料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为此,需要准确地控制材料配比,将连续墙的防水性能提高,避免出现管壁剥落、地下渗水等不良现象,将泥浆护壁的稳定性提升。第三,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施工深度。


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深度合理完成渡槽施工作业,确保冲击钻、导板抓取设施、旋切多头钻的数量、规格等方面都能够符合工程要求,将施工质量提升。此外,应当在完成作业后四小时内保存好泥浆并且泥浆比例不得超过1.3。第四,应用导管法。可以采用管道法浇筑混凝土结构,避免混凝土中掺入泥浆。在浇筑前首先需要将管道放置在指定位置,用压力挤出管道内的浆液将其排入沉淀池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到环境中,避免污染当地环境。为了保证混凝土整体性要尽量保证连续浇筑,在槽段顶部完成混凝土成型,确保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和强度达标。
        2.4SMW工法桩技术
        在SMW工法桩的实际应用中,需采用多轴型钻掘搅拌机对现场原位土体进行切削。在开挖施工中,当达到一定深度后,即可喷出深度水泥强化剂,水泥强化剂可与现场地基土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再应用重叠搭接施工方式。在水泥土混合体没有凝固前,随即插入H型钢,当水泥凝固后,即可形成强度较大的地下墙体。根据实际施工研究发现,在SMW工法桩的实际应用中,需采用多种机械设备作为辅助,根据施工场地土质条件选择适宜的钻杆以及其他设备。其中,三轴型钻孔搅拌机比较常见,在搅拌桩旌工完成后,在28天龄期内要求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5MPa以上。在施工材料选用方面,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根据施工区域土质实际情况以及机械设备性能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将SMW工法桩应用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强度以及止水效果,并且施工方式快速便捷,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3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
        3.1合理选择支护方案
        通过科学的勘察工作可以为支护技术的选择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此外,对于支护方案的制定,相关施工部门还需结合技术、成本、安全和效果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支护技术优缺点的衡量,并结合工程地质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支护技术方案。在具体工作开展环节,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选取2-3种备选方案,并采取试验性施工的方法对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对工程基本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除了必要的地质勘察报告外,还需考虑到施工地区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问题,例如是否存在地下管线或是施工地是否紧邻居民住宅区等。只有做到综合分析和全面考察,才能有效提升支护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3.2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是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监督管理人员需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巡视与管理,监管工作内容只要是审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预先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作业,现场布置以及基坑开挖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安全作业防护措施等。在基坑开挖环节,施工部门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时刻观测基坑开挖后的地质结构变化。同时,还需要强化对施工作业环境的管理,如遇到强降雨或是大风等天气,应停止,以防止恶劣天气引发的基坑塌方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作业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强化深基坑支护作业现场管理。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实施动态化管理,才能有效提升深基坑施工质量,进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毅.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问题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23):275-276.
[2]孔祥夔.土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5(21):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