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 王婷婷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王婷婷
[导读]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房屋建筑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房屋建筑的发展不仅为经济进步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更加切实的将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变展现了出来。但是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也十分明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关注施工细节,最终导致施工管理出现了问题。

山东省青岛市身份证号(37021219******2544)王婷婷    2660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房屋建筑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房屋建筑的发展不仅为经济进步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更加切实的将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变展现了出来。但是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也十分明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关注施工细节,最终导致施工管理出现了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剖析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应改进和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在了解现场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优化管理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质量监督,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1房屋建筑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质量以及施工质量的环节就是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这也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在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中包含了很多管理内容,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建筑整体施工技术进行管控,由此可见,施工及时管理能够对工程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若是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就会得到保障,同时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全周期建设中,这一问题经常会出现在施工场地,那就是建筑人员工作能力存在问题。在工作中有关部门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管控施工现场,同时对建筑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提升,那么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就成为了关注重点,因为这一工作中就包含了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设备还是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技术管理加以控制,由此可见这一技术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制备方面工作的严格把关,是混凝土浇筑的首要的任务。在确保原材料跟施工方面质量要求相符合的情况下,要依照一定比例,加入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在混凝土制备完毕的情况下,要马上运用在具体的施工之中,也就是实施混凝土的浇筑。就具体的混凝土浇筑而言,其具体过程中是将人工的振捣和机械振捣分别作为辅助和最重要方面的。在插入到混凝土之中的情况下,振捣棒必须跟楼板做到一定距离的保持。混凝土浇筑之中,尽可能地避免中断是一个基本的原则。除了存放重物和禁止踩踏之外,混凝土在没有达到足够强度的情况下,还要在其浇筑之后予以经常地洒水以便保持湿润。分层和分段为基本特征的浇筑,是混凝土施工具体过程之中所基本采用的。这样两个方面的共同实施浇筑,是最后一次浇筑的特点:一是楼板;二是转换梁。而两个方面的结合的振捣的方式,在混凝土楼板方面得以采用了:一是平板式振捣器;二是振捣棒。而无论是过振,还是漏振,都是振捣情况下所避免的。除了浇水的养护之外,养护之中也要把棉毡等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的曝晒。
        2.2钢筋施工的关键性技术
        实施钢筋方面的力学性能检测,是钢筋进场之前的必要环节。钢筋只有在检测合格的前提之下,才能够以分批的方式运输至施工的现场。实施钢筋的存放需要依照这以下三个标准:一是数量;二是级别;三是规格。对于锈蚀的预防,是钢筋存放的基本要求。而在依据施工图纸的情况下,是能够实施钢筋加工工作的。在操作之中,要做到准确地下料。适应钢筋连接工艺,是钢筋的加工的具体过程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之中,既有电渣压力焊的连接,也有直螺纹钢的连接。在实际的施工之中,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连接方式的选择。诸如露筋和移位以及变形等方面的现象,在钢筋的绑扎的具体过程之中应该特别加以留心。


而诸如套扣和兜扣以及反十字扣,则是所采用的“扣”之中的典型。
        3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根据传统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细化其中的相关规定,确保管理机制建设的全面性。引进责任制,细化各部门的责任,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要求他们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及时上报存在的问题和施工计划,便于管理人员优化管理工作,各项管理措施。一些交叉重复的工作需要根据工作性质进行详细的规定,要求专门的人员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追责,从而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针对材料的管理、工程交接、工艺流程控制等各方面内容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落实规章内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确保管理机制的规范化。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一管理机制落实于整个工程项目中,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做好质量控制,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通病,保障工程的稳定性。
        3.2做好材料质量管理
        在房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合理地选择材料,造价控制人员根据材料出具了相关的预算方案,采购人员则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根据预算方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而监管人员则需要做好这一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需求,并做好对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审查工作检验合格证书,确保材料质量后,方可开展采购工作。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当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质检工作,一般采取的是抽样检查法,反复检验三次之后,全部合格方可进场,将劣质材料拦在施工现场外,保障了施工材料的质量。而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各工序的材料使用调配材料。同时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天气因素,环境因素等对材料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针对一些特殊材料可以建设厂房进行储存,一些堆放在施工现场的材料需要用防晒布做好防晒处理,避免阳光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
        3.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管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和施工单位沟通联系,了解本次工程所需要的施工工艺,进行技术交底,掌握主要的施工流程。拥有了完善的工程资料之后,分析施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的注意事项,掌握施工要点。例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常应用到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浇筑技术、钢结构技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等,混凝土浇筑技术需要注意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速度和温度,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全面的管理计划,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各类影响因素,施工结束后,派遣专门人员进行养护工作,根据当时的气温变化,做好温度控制工作,保障施工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现有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提升工程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做好整体性的管理实施工作,为后续的施工进度处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河南建材,2020,(04):87-88.
[2]林骁.浅谈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168-169.
[3]吴超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探索[J].居业,2016,(04):140,142.
[4]王德晖,张彦.浅议项目安全管理的新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66-67.
[5]陈向东.浅议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08,(31):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