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 陈俊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陈俊
[导读] 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虽然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看似外表差别不大,但是内部的结构却大有不同,高层建筑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其建筑形式更加多样。高层公共建筑的灭火救援工作,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虽然科技的发展,使现代消防装备越来越先进,但仍远远跟不上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的需要,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对整个救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广东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    陈俊   528400

摘要: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虽然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看似外表差别不大,但是内部的结构却大有不同,高层建筑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其建筑形式更加多样。高层公共建筑的灭火救援工作,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虽然科技的发展,使现代消防装备越来越先进,但仍远远跟不上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的需要,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对整个救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从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室内消防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合理的分析,对其使用要点做出详细说明,以资借鉴。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  灭火救援  室内  消防设施
        引言:
        由于现代社会的需求,高层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体现出了世界范围内建筑技术的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增加了火灾的隐患。高层公共建筑是指建筑层数超过 2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类别,公共高层建筑一般可以划分为办公楼、商场、院校等多种用途,这些高层公共建筑具有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一旦出现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全面地掌握室内消防设施的具体应用技术和效能,能够更好地提升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能力。
        1、高层公共建筑的火灾特点
        1.1人员数量较多
        高层公共建筑由于使用空间较大, 往往能够容纳较多的人员。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大量的室内人员难以及时疏散,如果对灭火救援工作实施的不及时或者不全面,将会造成高层公共建筑内大量人员的滞留和恐慌,从而出现群死群伤事故。
        1.2结构较为复杂
        高层公共建筑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空间单元的隔断和划分,这种建筑结构能够使高层公共建筑使用效率提升,但同时也会造成火灾隐患的增加。高层公共建筑结构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往往会配置大量的辅助性设施等,这些设施往往具有较强的可燃物性,使得火灾预防的难度增加。在高层公共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建筑物内部空间比较大,大量的空间隔断会干扰火灾探测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给灭火救援带来较大的阻碍。
        1.3火势蔓延较快
        高层公共建筑中有较大的内部空间,除此之外还有电梯井、设备井、通过管道等空间,在发生火灾时会发生“烟囱效应”,这些空间会形成较强的空气气流流动效应,在充分的空气接触下使火灾更加猛烈。火灾产生的大量浓烟从底层沿着高层公共建筑的各种管道井扩散到建筑物顶层,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一般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从而造成火势难以控制。
        1.4室内燃烧产物有害
        高层公共建筑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装饰所使用的材料较多,如墙壁使用的壁纸、装饰用的化纤以及木材等,这些都是具有较强可燃性的材质,多为高分子聚合物,这种材质的建筑装饰材料一旦遇到火星等可燃条件,会形成毒性比较大的燃烧产物,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等。这些有毒气体会通过呼吸道快速进入人体,使人体产生中毒反应,如头晕、窒息,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2、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2.1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缺陷
        一些高层建筑中,防烟室和防烟楼梯共用着正压送风系统,这种设计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同时,楼梯与前室之间也没有安装余压阀,如果突遇火情就很难及时将浓烟排放出去,缺乏相应的风压,这不仅会影响救援效果,还会加大消防人员灭火困难度。


一般来说,正压送风系统应行单独设置,不应与其他设施共同进行,这样不仅会影响通风效果,还会对人员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我国在高层建筑有关标准中没有对此项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大了火灾救援人员的救火难度。[1]
        2.2排压窗的设计缺陷
        高层建筑的排压窗设计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不满足实际消防需求,尤其对于较高的建筑来说,它们的排烟系统仅靠天窗去实现,造成一定的排烟局限性,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同时还不利于烟雾消散。
        2.3排烟阀不够精确
        排烟阀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火灾救援中,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其作为重要的安全设施展开合理的设计,但由于设计人员自身经验意识不足,将排烟阀与送风阀功能等同,使得其无法发挥功能,对消防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严重影响。
        3、高层公共建筑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途径
        3.1高层公共建筑的灭火设施使用
        高层公共建筑的主要灭火设施包括消防栓、消防喷头等。消防栓属于传统灭火设施,其主要特点是灵活和经济效益性,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发生火灾时,最初的火灾阶段一般火势较小,范围较为集中,这时可以使用消防栓进行快速灭火,给人员疏散提供宝贵的时间。高层公共建筑内每一层的上方都会设计消防喷头,消防喷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感应装置来感应烟雾,在烟雾达到规定浓度后激发喷洒开关进行灭火。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喷头是与建筑的供水干线之间连接的,当喷头开关打开后会直接喷洒出自来水控制火势蔓延。[2]
        3.2高层公共建筑的排烟设施使用
        高层公共建筑从整体格局上可以分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高层公共建筑的排烟设施要贯通于高层建筑物,排烟设施在运行中需要对排出的浓烟进行快速抽离和疏散,因此在高层公共建筑设计中要扩大排烟道的宽度,从而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大量浓烟能够在对人体造成伤害前排出高层公共建筑内部。高层公共建筑还要根据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排烟管道设计,在人员较多的内部空间、封闭的内部空间以及可燃物较多的内部空间中,可以增加排烟设施的数量。除此之外,高层公共建筑的电梯和楼梯等用于火灾疏散人员的结构中,还要设置正压机械送风设施,这种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产生风力用以阻止走道内的烟气流向楼梯或者电梯,从而帮助高层公共建筑内的人员安全的撤离和疏散。
        3.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使用
        对于高层公共建筑而言,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经逐步的建立了起来,该系统由信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火灾预警技术共同组成,当发生火灾之后,相关单位就可以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实现信号的传递,进而能够实时的监控火灾现场的各种情况,对于一些图像的处理和故障信号的计算,都有着较强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把火灾现场的各项情况直接反馈给远程的监控中心,实现合理的操作与调度。利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进行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时,室内消防时一定要注意现场信息的及时反馈,这是远程监控中心实现调度的基础所在。这对现场的消防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当前我国大型城市都建立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广,但是对于信号的处理和反馈却做的不够统一,区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消防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后,首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火灾信号进行核对,然后将信息反馈给远程监控中心。
        4、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一直是当前社会的难点,特别是对于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当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要重视起高层公共建筑灭火设施的设置工作,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水设施,做好排烟系统建设工作,这样可以减轻火势蔓延,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失。
参考文献:
[1]吕晓斌.高层公共建筑灭火救援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34):120.
[2]陈欣怡.浅谈高层公共建筑水消防系统的设计经验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4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