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研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舒周君
[导读] 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与资源危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科学课程由此而生,并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此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如何开展初中科学教学进行研讨,为该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引。

舒周君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学  325204
【摘要】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与资源危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科学课程由此而生,并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此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如何开展初中科学教学进行研讨,为该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98-01

        初中科学的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着很关键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应得对于初中科学的教学,老师要遵循一定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初中科学的教学,让学生养成一定的人格品质,能够以科学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于该学科的认识,从而更好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得论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初中科学与我们在初中学的其他科目不一样,它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初中科学的学科素养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这一浪潮中应该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近几年,在初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逐渐出现在初中的的教学环节当中,通过相关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我认为核心素养内涵就是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渐渐具备能够实现自身终身发展、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能力和品质。就其本质,核心素养教育内涵覆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多个领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对初中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中都要渗透核心素养理念。为此,相关教育学者需要对此进行努力,以求将核心素养与初中科学教学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一)借助科学史渗透核心素养
        科学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探究性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科学现象,与核心素养的完美契合,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化初中科学教学整体教学效果,给予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科学内容融合科学史,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养成追求真理、科学严谨等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关于“物质的构成”相关内容教学时,让学生结合元素排序的由来背景,深入了解科学家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感悟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引。促使初中生可以在科学史中体会到知识精髓的来之不易,进而强化自身执着追求科学真相的强大意志,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再如,教师还可以结合常见的自然现象,完成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不仅会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主动配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态自然的良好习惯。正如我们常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能够结合初中科学知识“生态系统”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初中生在对应螳螂、黄雀和蝉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后,分析它们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种群。这样就可以在了解科学知识之余,见证其实用魅力,从而调动自身学习探索的积极性,配合教师渗透核心素养。
        (二)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促进核心概念的构建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简单的讲解课本,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初中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浮力》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按照教材中的知识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物体在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对浮力只是简单的层面理解,不能掌握浮力的核心内容,更不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将知识的运用。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将空的塑料瓶放在水面上会上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来体会塑料瓶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随后让学生将天平上的砝码不断放入塑料瓶中观察塑料瓶在水中浮力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归纳总结,回答教师的问题。在提问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三)联系生活,解密科学
        科学是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虽然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不如数学和语文明显,但是却包含着最多的奥妙,也是最具探索意义的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多又杂,教师很容易就忽略了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容易在教学过程中脱离生活,单纯从应试角度教授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中的疑难点,也不利于帮助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真谛,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趣味,从而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科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自觉学习科学知识。例如:在平时教授《简单机械》这堂课的内容时,我都是根据课本中的图片以及小例子展开教学,虽然课本中有一些例子是和生活相联系的,但是初中生在家帮助父母干活并不多,很多简单机械他们只是见过并没有实际操作过。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让学生亲自使用杠杆在操场上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白简单机械的作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机械的省功原理,还能发现科学知识能让生活更加便捷,从而发现科学知识的真谛,主动去探索科学世界。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科学教学,教师可有借助渗透科学史,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促进核心概念的构建,联系生活,解密科学,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科学实践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史燃云.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4):17.
[2]骆峰云.初中科学“同课异构”的实践思考[J].才智,2020(14):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