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付佳飞
[导读]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发现不少学生只是机械式地学习语文教师所讲的语文课程知识,却很少主动去询问语文教师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唯有让学生感知课堂的温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融入语文课堂、学习语文知识,这也是文章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要目标。文章将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思想。

付佳飞   湖南省株洲市虎踞中心小学  412400
【摘要】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发现不少学生只是机械式地学习语文教师所讲的语文课程知识,却很少主动去询问语文教师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唯有让学生感知课堂的温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融入语文课堂、学习语文知识,这也是文章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要目标。文章将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87-01

        引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去赏析文章、应对考试、增加阅读量等,更要结合学科性质与特点让学生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不仅要对日常教学进行钻研,更要在正常上课环境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感知生活的道理、学习的乐趣、友情的重要与奋进的真谛,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人人都有情感,情感是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或行为所形成的,例如喜、怒、哀、乐。情感也指人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对某一行为或事物形成不同的认知或见解的一类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是非常关键的,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年龄上来看,小学生正处于基础学习的重要阶段,就好比其中所处的启蒙期,此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最理想的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务必加强情感教育,确保小学生拥有正确、积极的情感反应。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融入策略
        (一)创设情感教育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的对学生应用情感教育方式,并且对整体教学环境及教学氛围进行有效的营造,教师需要对特定的情感教育气氛进行创设,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整体环境产生优质共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使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有效发挥,就其根本内容而言,需要引导学生构建主动发展的良性学习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在良性学习模式之下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学生对自身的情感认知以及其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并表达个人感悟,那么学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法,播放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关的电影片段,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受到感染,进而更崇敬五壮士的壮举。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还可以请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增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总是把教师当作权威,认为教师是敬而远之的神圣存在,不可以进行情感沟通。而且在与教师进行交流时也毕恭毕敬,对教师所说的话更是当作一种命令去执行。这种情况不利于情感教育的进行。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让情感交流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师生相处,融入校园生活。首先,教师自身要重视学生的地位,将学生当作成人一样进行平等交流。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多加关注,关爱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遇到学习或是思想上的问题时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展开情感教育。
        (三)以合作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意识
        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遇到不同问题时,仍然需要从多方面去获取问题的解决路径,才能让学生从中寻找到效率高的课程情境解决方式,进而让学生尽快处理问题、汲取问题解题经验。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情感理解,以尽可能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课文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水平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划分好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并把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组合在一起,使得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场景,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师还要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适合合作互动的问题,以使得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合作互动,并从合作中汲取到有用的课程知识与学习技巧。同时,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情感引导,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存在哪些思想情感,从而借助问题的分析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情感教育。
        (四)充分研读教学、教材内容
        对于大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来说,不同的文章蕴藏着不同的情感因素。例如,小学六年级部编版《开国大典》这篇文章,其蕴藏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在小学二年级文章《画杨桃》,其蕴藏着作者对亲情及友情的重视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优美语句进行重点诵读,促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进而实现情感共鸣;还要对其中的情感进行讲解与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由此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蕴藏的一些情感要素;利用对文章的拓展,通过相关主题的分析,不断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丰富生活阅历、拓展眼界,帮助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符合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小学生内心比较脆弱,也是思想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将会导致其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进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抓紧语文课程的情感教学,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引导,使其从语文课文内容中汲取到优秀的思想品质,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从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邬彬.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98.
[2]魏舜林.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J].科幻画报,2020(09):258.
[3]王国才.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