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张波
[导读] 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以政治认同为首位要素,为此应发挥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力,引领学生政治信仰,同时建构有理有据的生活化课堂,让学生的政治认同落地生根。
张波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茶坝中学
【摘要】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以政治认同为首位要素,为此应发挥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力,引领学生政治信仰,同时建构有理有据的生活化课堂,让学生的政治认同落地生根。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认同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144-01
     
        在我国,政治认同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认同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以及弘扬中华民族和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基础政治内容加以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念,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政治认同在整个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决定学生形成国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课程目的在于引导高中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很大程度上流于表层,教学活动单一,缺乏必要的体验,难以达到对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建构。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当前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立足课堂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无论从学生终身发展还是培养高中生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担当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突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堂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高中教师只有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地位转变成课堂引导者,才能真正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教授关系。高中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还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但是他们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可以为国家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教师在突出学生思想政治课堂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创建不同层次的政治认同目标。
        (二)丰富课堂形式,体悟政治认同
        人们当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而学生也越来越追求新鲜感,仅仅依靠图片和文字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对教学课堂形式进行创新。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也能够利于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而当下多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白板教学和翻转式教学的阶段,虽然课件教学还是当下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也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而为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思想政治知识,并继而提升政治认同素养,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教学情境中,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学内容。而具体的开展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先在课前让学生对当前国家政治情况进行基本的了解,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也可以举行辩论赛,让学生根据某一论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上种种方式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还应该以课外活动为辅助,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并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而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鼓励学生质疑,带动认同思维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经历,对于学习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习惯,像小学初中养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高中阶段依旧存在,不过在高中增添了探索研究和质疑的存在。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部分知识不能理解,存在质疑,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尊重学生想法,并且与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比如,学生对于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曾接触到,只是通过书本,认为实际中不可能做到如此等类似质疑的时候,教师应结合自身技能,完善的为学生讲解,并且寻找相关案例和数据,有理有据的为学生证明,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将热点归于政治因素,从而进行批判或是不认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明,而教师要做的则是通过客观和现实方面,为学生引导,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政治意义,感受政治学科的魅力,同时要用教师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和高尚人格去为学生解惑,并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带动学生的政治认同思维和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动力,激发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以及对政治认同。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工作水平
        由于部分同志思想政治建设没有及时加强,政治理论素养较为缺乏,无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例如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积极响应中央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勉励教师牢牢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才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完善自身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争做四有青年。
        结语:
        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有信仰的中国公民。在新一轮课改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坚持改革方向,不断学习,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引领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走好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关文娟.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50-51.
[2]盛毅.时事政治教育和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的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2):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