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李春霞
[导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有意义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那么如何将一个化学实验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就是一个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春霞   广东省五华县华东中学  514471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个有意义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那么如何将一个化学实验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就是一个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180-01

        引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必须增加探究性实验。一个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发现和探索化学规律,这比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实验结果更加有效。本文就对如何增加初中化学教学实验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一、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对实验的操作
        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就没有安排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者认为很简单的实验原理没有必要安排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或者老师自己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看实验过程。这样的实验根本没有让学生触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懂得了实验的原理,就潜意识的强迫自己接受了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缺乏理解性。化学是注重理解的学科,没有真正的理解就死记硬背完全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样的实验是没有意义的。
        2、化学实验与知识教学脱节[1]
        老师在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为了教学的方便,往往将教学课与实验课分开来上,这样会使化学知识与实验脱节,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化学实验穿插到化学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理解实验原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细节的理解和掌握,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3、化学实验缺少探究性[2]
        现在化学实验教学往往被模式化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在知道了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去进行实验,这等于是在验证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缺乏探究性,学生也只是被动地了解了实验理论,并没有真正理解,从而达不到通过实验促进理解的目的,也没有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真正的价值。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一)增加化学实验的探究性
        1、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2]
        探究性实验是指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发现、分析,从而总结实验原理的过程。验证性实验是指在已经知道了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去验证实验原理的过程。显然,验证性实验固化了学生的思维,研究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更符合实验教学的目的。



        2、探究性实验的价值
        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增加探究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化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看似非常深奥,但若是通过实验去探索发现,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3、增强探究性的好处
        探究性实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为没有固定的步骤参考,所以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都必需由自己完成。探究性实验不只是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通过实验去尝试。探究性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探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减少很多失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通过探究性实验的研究,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对实验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还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就会努力的学习这门课程。例如,在进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可以产生“鸡蛋跳舞”的现象。实验步骤是这样的: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清水,使水的深度比鸡蛋的高度高,然后再放入一个新鲜的鸡蛋,这时鸡蛋沉到水底。但当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和洗涤剂然后均匀搅拌,这时就会看到蛋壳表面出现了气泡,而且气泡在不停的变大变多。再过一会儿就会发现鸡蛋在上下浮沉翻转,犹如“跳舞”一般,非常有趣。这样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就可以让好奇心强的学生产生对化学的兴趣。兴趣会促使他们好好学习化学,会让他们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格外认真和努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置悬念促使学生去做实验
        巧妙的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想去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现象。这样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就像是在看一个魔术表演,丝毫不敢放松注意力,怕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发现问题的点。化学实验也是一样的,当老师率先说出了实验将会产生奇妙现象时,学生的好奇心就会促使他们去探索实验,从而实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实验去探究和理解,所以一个具有有效性的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单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28):182-183.
[2]王秀丽.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2):144-145+147.
[3]俞双.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