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把握追问时机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2期   作者:董淑珊
[导读] 数学学科蕴含着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等许多基本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传统教学理念下,老师普遍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导致教学方法出现了偏差;新的教学理念下,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追问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师生互动交流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把握正确的追问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

董淑珊   建瓯市东游镇中心小学  353123
【摘要】数学学科蕴含着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等许多基本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传统教学理念下,老师普遍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导致教学方法出现了偏差;新的教学理念下,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追问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师生互动交流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把握正确的追问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老师要在学生易错之处、教学的关键处、思维的浅表处以及学生的疑问之处进行及时的追问,并注重追问技巧的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时机的把握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追问;时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203-01

        新的课标下,课堂追问和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客观讲其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太佳,追问的失误多于提问,提问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追问则是在提问之后,小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已无法集中,追问也就失去了作用。对此,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实把握追问的时机,提升教学的效果。
        一、剖析问题根源,追问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差错也是正常的,此时老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正确的解读,搞清楚出现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运用正确的纠错方法,从而为开展有效性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比如,在有这样一道相遇问题,甲乙两地相距380千米,有两辆汽车同时相向出发,一辆汽车时速是50千米,另一辆是时速60千米,问几个小时后两车相遇?并列出综合算式。对此,学生列出了不同算式,即380÷(50+60)和380÷50+380÷60,老师对这个情况要进行追问,哪个解法正确呢?有的学生说都对。老师让其算出答案,学生发现结果不同。此时老师再追问,为什么得出的结果不同呢?是计算错了吗?学生交流讨论后认为没有算错,而是380÷50+380÷60这个算式是错误的,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假如老师一开始不进行追问,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而这些“追问”把学生的错误过程坦然的公开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容易记忆和理解。
        二、强化追问设计,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助力教学的顺利进行,而课堂提问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必须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考虑在哪一部分或学生出现何种反应时进行提问,问题的大概内容和形式怎样,可是对追问的设计普遍不够充分。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提问后的反应无法预料,追问只能是随机应变。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散特点要有一个足够的了解,进而判断出学生的思维走向,在教学设计中提前准备,从而更好的把控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知识时,老师在进行追问设计时,就要想清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假如存在弱项,追问的难度就要降低,可以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顾,比如我们原来学习的观察物体发现了什么?与当前这个发现是否一样?假如学生可以接受,则可以提高追问的难度,“同学们可以不可以想起课本上没有给出的两个不同的立体形状,有相同位置、图形完全一样的特点?”这主要是从旧知识和拓展思维的角度进行设计的。
        三、充分尊重学生,营造浓厚氛围
        要学好数学知识,兴趣是重要因素。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担心小学生过于活泼会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于是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方式,这其实是不信任学生,经常把学生的行为或言语往负面联想。小学生有着发散性的思维,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许多反应也许不在老师预想的范围,有的老师要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么严厉批评,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思考和追问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到的大面积单位通常是“平方公里”,对平方千米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公顷就比较费解了。假如老师让学生进行面积换算,学生会问老师有何意义。对此老师不可武断地认为学生是懒得换算或是捣乱,而应该想方设法改变其错误认识,多举一些例子,使其认识到公顷也是常用的单位,从而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
        四、灵活调整追问,增强学习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做好追问设计是进行灵活调整追问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讲,追问设计不用非常具体,而要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事先预设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从而确保数学课堂可以及时应对处理。留有这种操作空间后,老师再进行调整追问就非常灵活自如了。一则追问的内容和方向要灵活,以学生对提问的反应作为基础;另外是追问形式上的灵活,追问并非一定要以简单的疑问句形式来呈现,还可以是语言等形式,并构建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到情境中开展独立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暂时脱离课堂的教学华景,从而实现追问的目的,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知识时,教材中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还记得是什么现象吗?假如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迅速反应到是图形的旋转,老师就能够继续讲解,并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提问和追问,如一个学生画出了图形A,需要按照某条件进行旋转,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新的图形B是否正确呢?假如不对,错在哪里,该如何修改,假如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不太熟悉旋转后的图形,老师的追问就需要紧跟上一个问题,积极引发学生回忆和巩固原有的知识。
        总之,追问作为最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课标理念下,老师一定要积极的应用,准确把握教学的时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探索思考提供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追问”,提高学生的质疑和独立思考能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高质高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技巧与策略[J].《教育学文摘》,2020(11).
[2]高咏梅.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技巧[J].小学教学参考,2017(26).
[3]赵绪昌.例谈数学课堂教学追问时机的把握把握[J].《中国数学教育》,2010(12).
[4]唐仁华.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教书育人,2016(23).
[5]陈华英.有效把握数学课堂中的追问时机[J].《启迪.教育教学》,2014(11).
本文是建瓯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课题  课题题目“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追问技巧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 B19089)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