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3期   作者:陈春梅
[导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时代。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学校作为人才的第一输送地,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兴教学理念的磨合。近年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可以说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优秀品格。

陈春梅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留耕初级中学  644200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时代。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学校作为人才的第一输送地,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兴教学理念的磨合。近年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可以说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优秀品格。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  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84-01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要想提高初中生的英语理解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逐渐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知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自我判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初中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思,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在批判性思维的应用中,教师们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培养初中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欲,积极地思考和探究知识。培养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对语言点的讲解,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忽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比较薄弱,在初中英语阅读中引入批判性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并主动地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明白知识的深层含义。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在信息面前,善于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应策略,对其进行批判性审视,并作出判断与评价的能力。学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度过的,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师作为知识的第一传播者,在进行“知识输入”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纵观我国的初中英语学科教育,在“应试”背景下,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压力,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很难对所教课文进行精心设计与创新,甚至认为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如让学生“刷题”见效快;而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学,懒于思考,只会埋头做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造就了一大批“哑巴英语学习者”,缺乏思考,缺乏主见,缺乏应用,严重地抹杀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人文性和应用性。因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活动,勇于思考,成为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一)建立课堂阅读情景,培养初中生的探索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现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只是让学生扮演对话的两个人物,对课文进行朗读而已,并没有体现出情境教学法的真正作用,很难实现学生探索能力的发挥。教师可以做得更深入些,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创造情境,编制出一段情境对话。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用英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但可以在培训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将感情融入到阅读中,同时还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批判氛围
        良好的批判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有助于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在创设良好批判氛围方面,教师应聚焦两点:一是鼓励学生能动思考,培养其问题意识;二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批判空间,重视其课堂生成。此外,教师在读后环节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批判空间,必要时跳出课堂预设,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基于生成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印象,并能促使其深度参与活动、深入理解文本。
        (三)梳理与内化文本信息
        在读中环节中,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和内化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是学生进行质疑和反思的基础。首先,对阅读文本进行梳理和内化能有效理清文本脉络,有助于学生研读和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其次,对阅读文本进行梳理与内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系统化思维和综合化思维,而系统化和综合化思维能力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最后,分析判断说理是否合理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对文本的梳理和内化有助于学生充分分析作者的说理逻辑。
        (四)加强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锻炼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的目的是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初中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决定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所以,教师应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需求,培养初中生的文章解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深入阅读教学有以下几点策略:根据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制定阅读目标;根据英语阅读教学目的,设计英语阅读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在英语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对阅读分三部分设置思考问题,在文章的阅读前期、中期和阅读结束后设置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不断地思考阅读内容,提升文章的解读能力。
        结束语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与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发展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他们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下,能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辨意识和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玉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探析[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29):46.
[2]郎贤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例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1):38-39.
[3]张学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