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树权
延安市公路局延长公路段
摘要:沥青路面作为交通工程中常见的路面之一,对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发展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路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由于高温暴晒、大雨冲刷的天气因素和车辆超载、车轮碾压摩擦等人为因素,都对沥青路面造成了龟裂,车辙变形等不利影响,影响人们出行,阻碍公路正常使用。所以,为了改善和增长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时长,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关键词:沥青路面;典型预防性;养护技术
引言
沥青路面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通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预防性养护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路面承载力尚佳但存在的各类微小病害采取处理措施,抑制病害的发展,消除病害对路面质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并在节约养护成本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沥青路面作为高速公路最常用的路面形式,受区域气候环境、行车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裂缝、车辙、泛油等,严重影响公路通行安全。因此,针对不同病害类型,分析其主要特征及成因,在路面尚未出现结构性破坏时有计划地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大,对于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2.1裂缝
路面使用后期常会出现蛛网形状的、纵向与横向裂开的三种裂缝。而裂缝呈现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原因也大不相同。蛛网形状的裂缝是由于上方沥青与下方路面之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碾压产生缝隙,进入了雨水与碎石,导致沥青与路面出现松动产生裂痕,经年累月由此形成蛛网形状的裂缝。而横向与纵向裂缝大多是路面施工不够严谨遗留下的,如铺设路面和浇灌沥青时碾压不到位,致使路面衔接不当,出现横纵向裂缝。
2.2车辙
车辙病害对路面行车带造成影响,使路面表面形成较明显的高差。对此,路面摊铺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沥青材料质量的控制,以免在使用期间发生化学反应。施工期间做好碾压作业,确保混合料具有足够的密实度。随着高速公路使用时间的延长,在车辆长期碾压作用下路面易出现车辙病害,承载能力也随之下降,严重影响路面的路用性能。
2.3坑槽
汽车在沥青路面行驶过程中,汽车轮胎带动路面沙砾,导致沥青颗粒脱落,车速较快或发生颠簸时会出现柴油、汽油滴落现象,而沥青会被汽油、柴油稀释,降低黏着力,从而形成路面坑槽。沥青路面铺设时只有在温度满足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铺设效果最好,因此应选择适宜的温度进行施工,避免后期碾压出现土层不黏着的现象,在路面与车轮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沥青路面沙粒脱落,进而导致坑槽的出现。
3沥青路面典型预防性养护技术
3.1灌补裂缝技术
由于路面长期受到诸多超重车辆碾压,所以路面经常会产生裂缝,若不能及时处理裂缝,就会使缝隙扩大而形成坑槽。所以,在定期的动态监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路面损害情况,趁早发现细微裂缝并且及时处理。对于裂缝,可以采用灌补裂缝工艺,即运用灌缝器械,在路面裂缝处填入固化密封浆料。这种工艺操作简便易懂,而且施工效能很好,能够准确将浆液灌入各种深浅不一的裂缝中。
3.2车辙病害处理技术
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病害,应视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小范围的车辙,可选择挖补或铣刨热铺的方式处理;大面积的车辙,较为合适的处理方式有热再生、冷铣刨热铺。若车辙严重,跳车现象将极为普遍,轻则影响驾乘舒适性,重则危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车辙病害,以免对车辆通行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3.3微表处理技术
微表处技术是一种针对高级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从根本上保障路面的平整度、耐磨性和防滑性,但微表处理技术对沥青公路的养护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影响行车的舒适度,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比较大,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对微表处技术进行改进以降低噪音污染,是当前沥青公路养护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3.4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材料是乳化沥青、骨料、填料及添加剂等按一定的配比充分混合的稀浆混合料。稀浆封层就是通过专业设备将稀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待处理的路面,在路面形成密封、耐磨、牢固封层的养护技术。根据混合料的配比,稀浆封层可分为细封层、中封层和粗封层。处理路面轻微裂缝可以采用细封层技术,处理路面开裂等较为严重的损伤可以使用中封层技术,沥青面层养护可以使用粗封层技术。稀浆封层可以对路面起到很好的修复密封作用,增强沥青路面的防水性,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大大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但是,该技术不能对出现明显疲劳裂缝、温度裂缝以及较深车辙等严重病害的路面进行处理。
3.5薄层罩面技术
薄层罩面是将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等混合成沥青马蹄脂结合料,通过专业设备对待处理路面进行加铺的养护技术,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防水性能,改善路面平整度,增强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薄层罩面可以分为冷薄层、热薄层和温薄层罩面三种类型。冷薄层罩面指的是罩面材料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快捷、环保的特点,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与冷薄层罩面相比,热薄层面需要对罩面材料进行加热后施工,能够有效处理路面综合病害,大幅提高路面质量与抗滑性能,但成本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污染性。温薄层罩面指的是罩面材料处理温度介于冷薄层与热薄层罩面之间,性能接近热薄层罩面,同时也兼具冷薄层罩面施工快捷、环保的特点。
3.6路面铣刨技术
如果沥青路面上存在非结构性病害,如泛油、拥包和松散,应先进行铣刨,然后根据养护要求采用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在路面铣刨过程中产生的旧料应尽可能再生利用,以减少新料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3.7做好路面检修工作
沥青路面运营阶段的影响因素较多,易出现多种病害,因此需定期做好检查工作,以便及时掌握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将所得数据完整记录,以此为依据分析路面的综合性能。检测工作必须做到全面、准确,掌握最真实的路面信息,具体涉及平整度、摩擦系数等会对路面使用情况造成影响的指标,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在明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安排专业的养护人员将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动态化的检测与修复,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既控制了病害的持续发展,又避免了后期因大范围病害造成修复工作量大、成本投入多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高温暴晒和车辆超载过度碾压路面,公路路面经常出行裂缝、车辙和泛油等损害,所以对公路的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是至关重要的,要根据路面损害程度和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选择封层技术,对症下药,减少公路病害的发生,当然也要提高道路养护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施工水准,及时有效地开展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整理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时俱进地跟上经济发展脚步。
参考文献
[1]陈健康.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综述与效果提高策略[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0,33(2):109-112.
[2]施红伟,李清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分析[J].交通世界,2019,,4(36):72-73.
[3]周鹏.预防性养护技术在现代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21(19):352-353.
[4]张晶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及常用预防性养护方法[J].交通世界,2019,51(26):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