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震雨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浐灞生态区分局, 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对于土地利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土地资源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保护和保障的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不足,利用不够合理,浪费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更好地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土地管理、整治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采取不同措施,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抛荒等情况出现。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引言
我国近年来整体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用土地资源总量逐步减少,大力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1土地整治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分析
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把控的过程中,需要将土地资源管理整治与可持续利用之间进行有机结合。在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水平的情况下,土地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从而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整治能够加速土地的自我恢复,长期保持土地处于良好的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对于土地资源要进行整体规划,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要做到保护和保障两手抓,出现土地违法情况时要利用土地卫片等手段进行严厉打击,以充分保障各地的用地需求。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进程,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统筹管理。土地资源能够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点,切不可对其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不可将其停留在概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促使各个部门和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内容,积极参与到土地管理整治中,避免乱占耕地的情况出现,为社会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
2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
2.1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
在土地资源管理之中,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始终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在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积极转变政府“垂直管理”体制。2.创建完善的激励制度。通过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局工作热情。除此之外,需积极深化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激发相关员工工作积极性。具体而言,可以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奖金惩罚相关联,此举既能激发员工热情,又能为员工增添适当的压力,进而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乐于投入足够多的精力、时间到土地管理工作中,确保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2.2强化生态管理的意识
土地整治工作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所影响,具体可能会改变整治区域中的土壤、空气质量以及水源导致自然平衡被打破。因此,为了降低土地整治工作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进行土地整治时,一定要在生态环境和人类和谐发展的理念下,结合整治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健全、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方案,并从整个生态系统完整性角度来考虑问题。例如,可以通过构建全国自然环境保护平台,首先通过其宏观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其次再按照城市和农村的不同要求进行整治,如果属于城市范围的区域,那么就可以针对城市的特点,保证城市规划合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使景观多样性构建良好的生态空间;如果属于农村范围的区域,就要首先发挥土地集中管理的作用,加强土地的规模生产能力,再对生态环境的功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土地治理的具体化操作,提高土地整治的针对性。
2.3对建设用地实施节地战略,并制定完善的治理机制
建设用地资源在城镇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土地整治中的重点实施目标。现阶段,城镇建设用地中,多以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居民住房用地等方式存在,而在土地整治中要对低效用用地,以及长时间废弃的旧工矿实施合理的改建,以此缓解紧张的城市建设用地。另外,针对原有的城市建设用地布局,也要进行合理的重塑和创新,从而使建设用地更加合理和高效。此外,城市发展建设速度较快,对于建设用地的要求也逐渐增加,为了避免影响城市发展进程,在土地整治中应该充分的对闲置的土地实施再利用,同时对于老旧建筑,还应该进行重新建造,如此一来就可以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性。除此之外,推进农村闲置土地整治,以及发掘农村低效用地的潜力,以此提升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这不仅成功的推行了土地整治政策,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大土地利用率,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2.4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提升土地整治资金的多元性
资本具有驱利特征。在现实中,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的整体回报率较低,这使得社会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积极性欠佳。为了拓宽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渠道,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出台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社会资金的流入,尤其需要引导农业企业或者种粮大户的投资积极性。对于一些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土地资源整治项目,相关部门可以采用招标方式来吸引社会资金流入,或者可以借助土地承包优先、承包价格优惠等措施来提升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
2.5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
土地整治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贯彻落实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进一步完善补充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政策条例,为土地整治工作保驾护航。有关部门应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点审查项目,重视环境专家对项目环境问题提出的指导意见,成功立项的项目必须同时兼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我国的土地整治产业化发展尚未建设完全,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在探索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参与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情况容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如产业发展方向、财政、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应与土地整治产业化政策的发展脚步协调统一,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推动土地整治朝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2.6普及土地整治工作的新型材料和技术
一方面,在推广生态技术的时候,要确保规划分析和整合的科学合理性,要能够对土地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建设问题的工程措施和技术进行有效地把控,尽量降低土地整治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将先进的生态技术(比如防护林技术)引入到土地整治过程中去,用这些先进的生态技术来保障土地整治的成效,且在技术的层面上加强土地整治中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在土地整治的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和工作人员都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持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保证自身地专业性,从而实现生态技术推广和土地整治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深入联系。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社会更好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土地管理整治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发现并解决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优势,以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经济学研究[J].时代经贸,2020(8).
[2]郭岩,刘晓丽.浅谈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9(3).
[3]金勇.浅论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J].低碳世界,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