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规芹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07
摘要:本文基于LTE网络MDT采样数据、4G/5G共站址以及共建共享基础数据,根据5G站点安装完成时间,通过python编写代码算法,计算在5G站点安装完成前后对4G宏站小区的覆盖方位角的覆盖距离发生变化情况,针对变化较大的覆盖异常小区进行核查,确认是否因5G站点安装施工导致4G小区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位置、高度和环境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4G网络覆盖受到影响。通过对4G网络覆盖变化异常小区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使4G网络覆盖与质量保持稳定性,避免出现用户感知差及用户投诉等情况。该方法可及时有效地识别网络变化情况,排查网络隐患,具有良好的推广性与复制性。
关键词:基站设备;设备功耗;5G网络建设
5G网络规划建设流程与4G网络类似,但由于5G基站设备的工作带宽为100MHz,发射功率典型值为200W,因此设备功耗方面与4G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这一方面会增加网络的供电需求,给网络建设带来困难;另一方面也增加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因此需要研究5G基站设备功耗对网络建设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障5G网络快速部署和正常运营。
1、关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概述
1.1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5G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5月,三星电子公司对外宣布已成功对5G核心技术进行开发,并将在2020年开始向商业化方向发展,2017年2月,5G的官方标志正式被推出。在中国网络通信市场中,三大通信运营商已经走出了5G商用的第一步,并且在不断朝着更大规模的商用方向发展。从网络通信技术的长期发展规律分析来看,5G的发展和成熟将是一个稳定且缓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4G技术将会与5G技术保持共存的状态,而以4G网络为基础来对市场进行精准定位,也是当前促进5G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方式。
1.2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应用特点
(1)海量大连接,从产业的发展情况及业务的发展需求来看,海量大数据业务在初期可以通过利用4G、eMTC等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作为其承载,做好相关创新业务的孵化,不断开展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工作,对物联网基础进行积累。智能家居是目前海量大连接技术应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2)增强移动宽带,该技术常被应用于云游戏、超高清视频、VR及AR等宽带移动的接入等业务中。(3)低时延高可靠,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驾驶舱的控制以及工业的自动化控制等方面。
2、关于5G与4G网络的协同构架分析
2.1 业务方面的协同建设
目前来看,在互联网消费领域中,4G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通过利用4G网络能够帮助用户更加便捷进行移动支付以及即时通信,与此同时,在图像、视频等内容的传送过程中,4G的应用效果也比较流畅。相较而言,5G则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互联网、智能驾驶等特殊的任务中,二者从整体具有协同发展及共存的关系。在5G技术的发展初期,主要业务内容为增强移动宽带,在5G发展初期并无法做到全面的连续覆盖,而随着4G及5G跨系统互操作方案的逐渐成熟乃至落实,用户将得到更好的连续体验。
2.2 传输资源方面的协同建设
在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各类设备、传输资源是必不可缺的。在具体的网络连接路径中,需要具备接入光缆、IP RAN以及接入网设施等相关资源。其中,在设备接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重点关注接入点机房以及IP RAN资源状况。通常情况下,IP RAN中一般包括设备槽位、端口等接入点,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到其与无线网络之间的协同关系,对实际的光缆建设以及机房需求进行时刻的关注,在网络应用初期,应该对旧现网传输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2.3 承载方面的协同建设
4G和5G网络通信技术在SA方式的部署下,形成了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网络,想要保证网络的连续性,就需要增强跨核心网的移动性,即对现网的EPC及LTE基站进行全方位的升级。与此同时,想要提高业务的支撑扩展能力,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的网络需求,在城域或省干地区构建一定的承载网络,并不断加强5G与4G核心网元之间的联系。从整体来看,5G与4G的网络覆盖当前比较受国外一些运营商的支持。在NSA部署方式中,4G与5G之间形成了混合网络,对核心网络功能采取部分下沉的方式,从而减少核心网与基站之间存在的传输延时问题,改善用户的体验感受。在承载网络的协同建设过程中,运营商在选择NSA部署方案后,应采用5G、4G混合的网络载承方案。
2.4 构架方面的协同建设
根据当前运营商的情况来看,5G CU/DU的分离标准还并未得到完全的确定,设备虚拟化的程度相对来说并不高且建设成本比较高,因此并不适宜专门针对云化CU进行发展。关于5G RAN的具体部署方式,首先,应该以4G组网为基础,完成对CU/DU的初步合成设计,在此过程中无需在对数据中心进行新建。与此同时,还应做好对CU集中云化的前期保障工作,在相关平台及技术达到稳定水平后,再进一步完成具体的CU云化集中。
3、关于5G与4G网络覆盖发展策略
3.1 网络的合理选择
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4G移动通信技术仍然是我国移动业务的主要承载。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全覆盖的应用优势,其应用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大部分的业务需求。而相较之下,5G移动通信技术在4G网络的基础上更加高效,该项技术能够应用于大功耗、低时延等类型的设备连接中。在网络通信技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运营商应当以各种业务的实际需求作为首要工作内容,对所需网络进行科学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人员应该把用户的满意度作为网络选择的最终标,帮助用户选择更为经济且适用的网络切换方式,从而使资源最终的协同整合得到实现。
3.2 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在网络通信技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低频频谱在5G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归结于低频频谱在穿透及覆盖能力上具有更强的应用效果,从而能够很好地增强用户的网络体验。举例来说,在语音的传递过程中,用户一般需要首先在5G區域内进行应用,然后再转移至4G区域,在此过程中能够使语音的传递质量及速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3.3 优先采用SA组网技术
在中国电信的发展过程中,运营商主要是以用户的感知以及网络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将5G与4G二者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运行模式的创新。在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互操作标准被不断更新,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电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在感知的基础上开展5G与4G的互操作研究,这对我国移动网络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电信在5G技术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奖项及专利保护过百项,这对我国在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了国内5G技术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电信已经在众多一线城市内启动了创新网络,并且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优先采用了SA组网技术,这对我国通信网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3.4 加強5G技术的生态构建
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5G技术正在朝着商用的方向发展。而想要5G技术在商业领域得到真正的普及,就需要加强该项技术的生态构建。因此,我国各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建立相关的生态体系,与有关部门及各大厂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推动5G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并且保持4G与5G网络的协同发展。现阶段,在移动物联网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正在朝着云端管理技术的方向发展,并期望最终能够真正实现整体技术及数据能力的提升,并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及应用效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4G及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高速便捷的通信服务,而5G与4G网络的协同建设,也是4G向5G过渡的必经阶段。在5G与4G网络覆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成本的节约,同时还使网络整体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给用户带来了更佳的体验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光.中国移动如何推动5G与SDN/NFV协同发展[J].通讯世界,2017(11)
[2] 赵永强,刘义.关于5G技术前移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8(1)
[3] 任驰.4G与5G融合组网及互操作技术研究[J].移动通信,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