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沙
海南嘉禾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对于电力工程的发展来说,进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实现电力工程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用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但是在实际应该过程中,预算定额计价模式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包括缺乏对于资金使用的管理监督、缺乏完善科学的决策机构以及预算编制与实际处理费用难以有效结合。因此,充分发挥定额计价模式的优势,提高其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水平十分重要。
关键词:预算定额计价模式;电力工程;应用
引言
从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造价模式来看,一般采取的是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同步进行的方式。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建筑市场的经济性,工程预算定额作为计价基础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再加上我国特殊的体制,国家需要掌控宏观调控的主动权,通过工程预算定额的方式也能让企业进行合理报价。
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市场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尤其是技术经济专业如何与国际接轨,关系到合理计定工程造价及其规范建筑市场,也是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都没有一个定论,也是对造价管理模式的不够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的提出适应我国电力发展的造价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造价管理模式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样,如果对造价管理模式不够重视,那么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预算定额计价模式现存的问题
2.1实际数据和预算定额计价之间的矛盾
虽然我国的电力工程造价体系是在电力工业部门制定的标准基础上形成的,且主要内容也涉及电力工程建设费用的构成与计算标准等。然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建设预算体系已经无法有效地解决项目决策和造价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使得某些投资项目管理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具体来看,电力工业通过体系化的预算定额计价编制办法会过分强调预算编制,导致企业在资金管理和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矛盾。如果编制内容比较复杂,也会因此而脱离工程实际,在某些项目上出现漏项、缺项或是重复计算问题。当前的编制方法需要立足于资金管理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对各项工作进行体系化运营。
2.2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监督
目前我国采用的预算体系与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没有建立有效联系,在监督方面也缺少力度,工程造价体系不能发挥功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体系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事业的发展。在预算编制形成后,实际建设过程中资金的使用与结算,只有在相应的工程完成以后才能得出结论。这样的预算编制使得财务会计也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样就容易出现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自然也就成了普遍现象。
2.3缺乏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
工程造价水平较低甚至工程造价出现失控等问题,与科学决策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工程建设中,不断强调三位一体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落实上却总是出现问题。三位一体化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投入,从而有效提高工程的整体效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导致决策环节缺乏约束,难以充分发挥决策的积极作用,不能有效进行质量控制。
因此,为了满足市场变化需求,必须优化各家控制单位的项目设计方案,严格控制质量、进度以及成本。同时,这也进一步说明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对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要点分析
3.1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为了进一步有效解决消耗量定额以及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之间的矛盾,需要编制科学的预算,从而提高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造中应用的水平。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预算定额计价体系来说,其内容过于复杂,项目较多,使得资金在管理中存在缺陷。另外,过分重视预算编制,导致企业资源管理与预算编制难以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忽视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工程的评估预算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难以贴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迫在眉睫。首先,要尊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投标报价时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过于盲目,要遵循建筑企业发展的公平性和规律性原则;其次,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培养,由专业人才开展科学的预算编制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2完善管理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所有工作都能按时有序的开展,需要完善企业在电力工程造价体系上的监督机制。在以往进行定额计价模式时,经常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不太重视。我国目前电力工程所使用的预算体系并没有有效的实现和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上相结合,二者之间没有什么有效的联系。在计划经济时代,这样的预算体系曾经发挥过一段时间作用,并对我国的经济和国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保障起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这样的预算模式并不能跟上电力事业发展的步伐。预算编制开始使用后,其结论只能是通过工作完成之后,进行总结性的评价从而得出。这种预算编制下,财务的监督作用完全被架空,工程预算超过概算、决算超过预算等现象就会频频发生。因此,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增加建设市场中人员的责任感,对于保障建设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共同利益和促进建设市场的共同发展,以及营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3.3实现精细化管理过程
在管理中,应该从设备和材料的角度进行严格把关。输电线路项目实施中,材料的价格要合理的控制。材料的价格与施工管理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造价控制中,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各项操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确保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应该扩大材料的供货渠道。由于相同的材料市面上差别很大,单位应该完善各类材料的招标工作,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提升材料的质量。在现场签证中,应该完善审批制度。在电力工程施工环节中,由于设计环节存在差异,或者建设方面提出了其他要求,导致工程合同发生变化,导致工程造价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单位应该进行实地的考察,在现场签证前,应该对费用进行计算,在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现场签证才能生效。签证应该做到清晰明了,不能有任何含糊的字眼。建设单位应该对隐蔽的电力工程及时的检查与验收,在工程结算中提供便利。在工程施工中,单位应该严格的分析工程变更的环节。如果输电线路发生更改,应该予以严肃的分析,防止设计变更造成工程的巨大变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施工单位应该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考虑造价,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结语
未来的建筑经济工程市场竞争中,工程造价竞争仍然不可避免,现代社会建筑一体化趋势之下,多个地区都设定了专门的工程预算定额与相关计价模式。在对现有管理措施分析后不难发现,计价模式矛盾、决策体系问题和资金管控问题成为当前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后续的工作当中也应该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针对性处理,满足后续工作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孟丽娜.对工程造价中工程量清单计价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8(21):195.
[2]裴大勇.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3.
[3]徐宏年.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回顾与展望[J].装备制造,2019(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