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项目全过程管理控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刘俊霞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公共基础、工业厂房、大型商场
        刘俊霞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公共基础、工业厂房、大型商场、居民小区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建筑施工单位数量显著增多,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在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是整个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若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合理的措施使得造价成本得到较好的控制,则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项事业改革进入深水期,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中造价管理的意义便是帮助建筑企业风险前置,合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对工程造价不合理、不匹配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合理分析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建设成本,规划投入情况,帮助建筑企业合理规避风险。
1建筑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当前整个建筑工程单位经营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所开展的详细的资金管理计划,直接关系到企业投入产出效应的获得。在现代化建筑市场发展中,建筑企业加强造价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正常、稳定化建设的必要部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造价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建筑企业的成本,节省资金,极大地提升建筑企业的实际质量与管理效益。企业在运营中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开展建设已成为一种常态,因此,为了保证多个项目同时开展建设,更需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综合分析、统筹规划,为每个项目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撑,在造价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高效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2.1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也面临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相关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人员交叉参与的问题,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领域市场化不充分,仍需要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一些部门还没有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行政层面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性与实效性。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关于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不足之处,整体上不够健全。而且,当前的工程造价市场比较复杂,增加了调控工作的难度
        2.2管理部门缺乏对造价控制的监管
        许多建筑企业在认识到造价的重要性后,组建了造价管理部门,但是并没有构建监督造价管理的部门,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工程施工中由于缺乏监管系统,导致虽然编制了非常完善的造价方案,但是很难在工程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用处,也很难体现出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许多企业在管理造价的实践中,无法发挥出监督部门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停留在项目决策阶段,对于后续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还会导致延长工程周期,增加建设成本等问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部门以及监督部门的积极参与,导致无法保证合同能否有效的执行。
        2.3预算制定与采购实施脱节
        由于建筑业工期长以及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占用资金大的特点,导致在工程造价之初容易受原材料、施工设备等价格上涨或下跌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设计之初没有进行充分市场调研、没有引入具体采购实施人员询问其意见或者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等,皆会导致随着工程的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无法对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而对整个工程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3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改进对策
        3.1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深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地优化工作程序,通过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能力,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其次,还应该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惩罚的力度。这样有利于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也能够维持市场的秩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最后,相关部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科学地规划针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监督工作,更加严格地监督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3.2项目决策时
        在项目决策期,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如对建筑原材料市场及工程机械设备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同时根据调研的情况,对全过程造价方案进行指导和优化。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工程的建筑规模、采用的建筑技术、施工方案及地方的环保施工要求等进行充分地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论证,确保在决策时项目造价的合理性,科学有效地进行项目决策。
        3.3设计阶段
        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限额设计,科学合理的划分分项工程,采用分布控制和总体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应当充分调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材料价格的波动、天气等原因可能造成的工期延误等,对于这些易变动部分进行有效的系数控制;另外,须及时进行变更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环境等因素使原本计划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紧跟项目进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反馈并变更施工设计。
        3.4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进行,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报价管理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联系,实现动态化、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在项目开始前期,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造价管理方案,将方案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程序,引导各个部门配合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负责人要承担监督管理职能,对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分配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管理层真正发挥效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从设备、材料以及人员等方面入手,对各环节的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成本支出最大的项目,因此,管理人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造价管理时,要对各项使用资金进行仔细核查与管控,制订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案,并深入落实各项材料成本控制措施。
        3.5加大竣工阶段环节的成本控制
        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要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严重遵守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大对工程变更的审核力度,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出现遗漏和疏忽。在开展工程结算审核工作时,要确保相关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增强施工方案、招标文件等和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3.6积极引进人才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协同合作才能保障在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这就需要大量引进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另外,还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及考核,注重施工团队的整体专业能力。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不仅是工程造价工作,重点是对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实施之初,需要具体实施者与企业决策人、施工方甚至是企业股东进行充分有效沟通后方可进行,并且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确保其在科学有效的监控机制下运行。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项目决策之初、方案设计阶段、项目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等全过程综合性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工程造价合理管控,最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50-51.
[2]汪贝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门窗,2019(24):26.
[3]黄俊达.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地产,2019(24):110.
[4]许国荣.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215+256.
[5]闵睿.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J].散装水泥,2019(06):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