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梦蝶
天津市潞河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为建设道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道路工程的建设给人们的日常出行、社会活动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道路工程的建设形式不同,各种病害不仅影响着行车安全,还降低了沥青路面质量,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大诱因。本文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措施
引言
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道路使用初期,一些沥青路面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性能,同时也对过往车辆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基于此,有必要进行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养护处理,以此来提升道路整体服务性能。
1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
1.1开裂成因
路面开裂是指在日常的通车过程中由于温度等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开裂问题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以及反射裂缝。开裂问题将直接影响道路通车的安全性,较为严重的开裂问题会让车辆在通过时发生爆胎、颠簸等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开裂的原因大多数源于道路所在地的气温、交通状况等,路面开裂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开裂初期完全无法直接发现。目前已知的开裂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在施工阶段,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摊铺工作没有做好,道路施工接缝处不够紧密等;其次,道路所在地区的气温问题,如果当地气温温度过高,大于路面沥青的抗拉强度,或者道路所在地区温度差较大,温度变化不定,都会导致道路开裂;最后,通车量问题,通车量过载也会导致路面出现开裂。
1.2坑槽成因
沥青路面存在的坑槽病害形成原因也很复杂。如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不足,路面孔隙过大,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结合力有所下降,防水性能不达标,因此产生坑槽病害;沥青混凝土的黏合效果不佳,受到了车辆的载荷冲击,也将产生严重的坑槽病害;沥青路面积水情况较为严重,雨水渗入路基后导致路基强度的下降,骨料脱离产生坑槽等。道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科学处治至关重要。
1.3路面松散成因
松散是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当道路沥青路面呈现松散状态,且表层中沥青集料颗粒脱落和散失,路面比较粗糙,已经影响到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即可判断为松散病害。松散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沥青集料中石油比例过高或者过低,导致沥青混合料之间的黏结能力较差;第二,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对沥青路面压实度过小,导致沥青路面孔隙率较大;第三,沥青混合料搅拌时,温度不稳,导致沥青材料老化,黏结力减弱,导致施工完成后路面出现松散。
1.4泛油成因
这一类病害会导致沥青路面的表层结构受到破坏,对于道路结构的安全和强度造成影响,而在道路沥青路面的表层存在着泛油情况,会对路面结构的压实度产生干扰,致使道路沥青路面面临结构风险,严重威胁到行驶人员的人身安全。
1.5水侵蚀成因
道路沥青路面常见水侵蚀问题,使路面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这一问题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加之过往车辆的载荷冲击,必然加剧路面的破坏程度,缩短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降雨量越大的季节,水侵蚀问题的严重性越大,极大地损害着沥青路面,还将引发沥青黏合性能持续下降,最终失去黏合性能等问题。
2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以及养护措施
2.1沥青路面开裂的预防以及养护措施
通过填筑的方式补救沥青路面开裂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选用碎石、砂石等材料填筑,以保障后续通车时路面的强度。科研人员的实验表明,厚度大于15cm的路面可以有效防止收拉疲劳所产生的路面开裂问题。
在开裂问题出现后,可以选用耐操性高、抗拉能力高的材料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以此提高道路路基的强度。
2.2坑槽病害的预防以及养护措施
针对沥青路面坑槽病害进行科学处理,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以下工作。(1)应该画出轮廓线后进行坑槽修补,修补区域要比病害区域外延15mm左右。(2)清除周围旧料,处治好基层后挖除面层,喷洒乳化沥青或者涂刷黏层沥青。第三,槽内铺筑沥青混合料的厚度小于7cm,最好分层摊铺,之后碾压成型,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2.3路面松散的预防以及养护措施
对于道路沥青路面松散病害的处理,首先收集路面松散材料,对道路沥青路面进行平整,扫除多余泥土,均匀洒水将松散路面浸湿。对收集的松散材料进行筛分,筛孔为3.5?mm,向过筛后粒径小于3.5?mm的松散材料内添加热沥青和黏土,将其搅拌均匀摊铺在松散路面,平整压实,使处理后的路面与周围水平高度相同。自然风干后每天向处理后的路面洒水,完成路面松散病害的处理。
2.4泛油治理的预防以及养护措施
在对于泛油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注意混合料的配比技术,在使用沥青混合料之前需要对于其进行充分的预拌,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材料的温度、混合料的用量、拌合时间等各项标准可以符合施工工艺的质量标准。在处理泛油问题的时候,需要将施工现场所残留的废料彻底的清理干净,确保在根源上可以消灭病害,使其可以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提高道路整体施工的质量,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2.5水侵蚀病害的预防以及养护措施
沥青路面水侵蚀问题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无法保证沥青路面的行车安全。妥善解决水侵蚀问题是养护人员、防治人员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沥青路面的防排水工作,以免雨水渗入路基,导致道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下降。以免其他流体渗入路面,引发其他的沥青路面病害问题。一般来说,道路沥青路面的防排水工作需要从“疏通”及“堵塞”两个方面共同开展。首先,沥青路面结构层空隙必须小于7%,路面层之间需要设置防水层。其次,沥青路面的边缘处应该设置排水盲沟,通过排水盲沟加快地表水的排除速度,以免沥青路面长期受到水侵蚀,出现更为严重的病害问题。最后,可以使用新技术,进行道路沥青路面水侵蚀问题的监测。通过监测不同区域的水害问题,及时派出养护人员早做处理,监控地表水引入排水管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处治水侵蚀,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2.6加强施工阶段的病害预防
强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能有效地避免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病害。在沥青路面设计阶段,应坚持“强基薄面”的原则进行道路设计,同时注重路面结构形式、厚度、承载能力的系统设计,为后期施工技术应用提供有效指导。项目施工中,首先应注重施工材料合理应用。就沥青材料本身而言,应采用优质沥青或改性沥青,不断提升沥青的指标值,延长沥青路面使用的寿命。同时,针对沥青路面裂缝、变形、表面损坏和水损坏等问题,在路面摊铺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且在实际摊铺中,应注重沥青摊铺厚度、供应速度、前进速度的协调,以此来防止大料滚动离析问题。此外,加强沥青路面碾压管理,整个碾压过程坚持少喷水、保持高温、梯形叠进的碾压要求,同时碾压过程中不得中途急停、转向,不得低温碾压,这样可在保证路面平整性的同时,提升其稳定性和完整性,避免发生早期病害。
结语
此次对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道路沥青路面保养和护理管理的落后局面,降低道路沥青路面管理成本,使道路保持优良的路面质量,延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此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畅巨宏.探究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96(4):195-196.
[2]黄海平.浅析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养护修补工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47(25):140-141.
[3]陈步春.浅析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处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67(1):151-152.